市民代表感言 本報記者帶著市民代表一起先睹了世園會的風采。 7大場館、12個
園區讓市民代表們流連忘返。
張國真:兩年之間大變樣 在世園會中華園里,市民張國真拿著相機不斷拍攝著各個展園的美景。 “已經兩年沒來了,兩年前場館那里還是一片工地。 ”張國真參與了給世園會提議的一系列活動,他提出向市民贈送花種的意見被采納,在去年,世園會已經向部分學生送出了代表著希望和祝愿的花種,春天里,市民家里的花種將伴隨著世園會的腳步,與園區里的花一同綻放。
Daniel:國際園里找鄉情 青島大學GAC-ACT中心的教務長美國人Daniel Grover已經在青島生活了4年,“我以前知道有世園會,但沒有概念,今天看了之后對世園會有了期待,開園之后我還會來! ”在中華園里,Daniel興奮地圍著山西園的平遙古城繞了一圈,“我女朋友是山西人,微信發給她! ”而風吹草低見牛羊的內蒙古展園最讓Daniel感興趣,“馬頭琴!成吉思汗!蒙古包! ”已經算中國通的他能說出許多草原元素。
佐治亞和長灘是美國在世園會建設的兩個展園,在國際園里,Daniel驕傲地給記者當起導游。“草帽是墨西哥的標志,我母親家族有墨西哥和西班牙的血統,父親是德國血統,在國際園里,都能找到這些國家的獨有風情。”荷蘭的風車前,Daniel好奇地摸摸磨坊的齒輪,英國倫敦標志性的電話亭前,他幽默地自拍,不斷把拍到的照片放到朋友圈讓大家欣賞。
徐一菲:尋找童話的世界 童夢園是孩子的世界,坐落在主題館東面山谷里的童夢園已經有了雛形,雖然雕塑等還沒上色,但孩子們一眼就在這里找到了喜歡的卡通形象。 “這是青青,這是小花豆! ”南京路小學6年級的徐一菲已經在特許經營商品店里買了一個青青毛絨玩具,伴著青青倒數100天,她就要迎來世園會開園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