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殷國安
“哎!車又沒了。”湖北省統計局副局長葉青日前的一則5個字微博引發圍觀。半個月,葉青在同一地鐵站口丟了兩輛自行車,他呼吁地鐵口設立免費自行車存放系統。 葉青的自行車被偷,對更多市民而言也許是好事。因為官員被偷,或許才能迫使政府下決心采取措施,解決偷自行車猖獗的問題。現在,葉青已經提出了呼吁地鐵口設立免費自行車存放系統。在指定區域設定免費停放點,加裝欄桿便于鎖車,安置攝像頭用于防盜,讓市民過上自行車與地鐵聯動的生活,“如果能夠實現,丟十輛也值了。”正如他自己曾經說的,“如我是普通教授,喊一百遍車改也沒人關注”。
眼下似乎有這樣一種現象:一些問題,官員碰上了,才有助于解決。假如一個從來不坐公交車的官員,他怎么可能知道公交車的擁擠?由不坐公交的官員來制定公交政策,又怎能解決問題?正如上海市委書記韓正所說的,“局外人決定局內人的命運”,由不缺住房的官員制定住房政策,房價的調控自然不靈。
想讓老百姓所有的倒霉事都落到官員頭上也不可能。葉青自行車被偷,這是因為他有時騎自行車,其他領導干部平素不騎單車又怎知丟車的煩惱?應建立一種制度,督促官員去體驗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之苦,“知民度”增強了決策才會帶有溫度。
半島網辣蛤蜊評論(
http://www.aiborain.com/lagala/)原創作品,轉載請注明來源。 [編輯: 林永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