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島網12月15日消息 記者從
青島市公安局了解到,為深化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提高公安機關服務效能,方便人民群眾生產生活,青島市公安局制定便民服務十項措施(共25條),2013年年底前全面推行。
一、改進公安窗口服務 1、全面推行公安窗口單位清單式服務。 具體內容:按照服務事項、辦理材料、收費標準、服務流程、辦理時限、監督方式“六告知”的要求,對群眾現場辦理事項符合政策規定、但手續材料不齊的,承辦民警主動提供書面告知清單,一次性告知補充內容,做到一次告知、二次辦結。同時,建立青島公安服務清單查詢告知體系,方便群眾通過網絡、微信等渠道查詢。
二、簡化戶政業務辦理手續 2、方便群眾辦理居民身份證。 具體內容:本市戶籍人員可選擇就近派出所辦理居民身份證丟失補領、到期換領業務。開通居民身份證、居住證本市內郵寄業務(自愿申請、費用自付),解決群眾往返取證不便和急需用證問題。對長期有病臥床人員、行動不便老年人和殘疾人等有特殊情況、無法到派出所申請辦理居民身份證的,提供預約服務,自預約之日起,城區5個工作日、農村地區10個工作日內登門辦理。
3、下放落戶審批權限。 具體內容:將在即墨、膠州、平度、萊西四市和黃島區(不含經濟技術開發區)小城鎮省外人員遷入落戶的審批權限下放至分、市局,審批時間由20個工作日縮短至城區10個工作日、農村地區15個工作日。
4、簡化新生兒落戶和戶口遷入手續。 具體內容:辦理新生兒落戶時,取消提供集體戶、村(居)委會同意證明和房主、戶主同意證明。辦理戶口遷入,取消提供原籍戶籍證明。
5、下放公民首次變更名字審批權限。 具體內容:本市居民首次變更名字,有適當申請理由的,下放至派出所審批辦理,10個工作日內辦結。
三、方便群眾辦理出國(境)證件 6、辦理非本市戶籍人員出國(境)證件。 具體內容:在我市就業、就學、居住并符合相關規定的非本市戶籍人員,可在我市出入境管理部門申請辦理出國(境)證件。(2013年7月起已實行)
7、擴大因私出國(境)證件網上預約申請范圍。 具體內容:辦理出國(境)證件的山東省內戶籍地申請人,可登錄山東公安出入境政務服務網(www.sdcrj.com)或青島公安網(www.qdpolice.gov.cn)進行網上預約申請辦理,預約申請范圍由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局擴大到11個分、市局出入境接待大廳。(2013年6月起已實行)
8、郵寄辦理赴港澳團隊旅游復次簽注。 具體內容:符合辦理赴港澳團隊旅游復次簽注條件的本市居民,可通過山東公安出入境政務服務網或青島公安網申請“雙向速遞”業務,由郵政速遞物流公司(EMS)代為寄送港澳通行證(自愿申請、費用自付)。
四、推進車駕管服務進社區 9、方便群眾辦理機動車臨時號牌。 具體內容:建立臨時號牌移動核發系統,在18家4S店先期試運行的基礎上,在全市218家機動車4S店全面推行機動車臨時號牌辦理。
10、建立車駕管業務3公里服務圈。 具體內容:依托城鄉社區服務中心、機動車4S店等單位,在全市建立53個機動車登記服務站,為市民提供機動車號牌、駕駛證、行駛證補換領和違法信息查詢等服務。
五、著力緩解城區交通擁堵 11、提升道路通行效率。 具體內容:在全市交警部門推行動態勤務機制,將適用簡易程序的道路交通事故處理權限下放一線執勤交警。對群眾反映的信號燈、標志標線等交通設施設置不合理的,3個工作日內完成現場勘驗并予以辦理。
12、實施社區交通微循環工程。 具體內容:2013年底前,對市內七區21個重點居民小區實施社區交通“微循環”調流,方便居民出行。
六、拓展公安服務渠道 13、開通青島公安民生警務熱線(9600110)。 具體內容:統一受理非緊急情況下市民對公安機關的咨詢、舉報、投訴、建議和求助(每日8:30至20:00為人工服務,其他時間為語音服務)。
14、開通青島公安短信服務平臺(9513110)。 具體內容:為市民免費提供交通違章提示,機動車、駕駛證到期審驗提示,出入境證照辦理進度告知及道路交通、社會治安、公共安全等安全預警提示服務。
七、深化平安社區創建 15、為市民免費安裝防盜設施。 具體內容:為有需求的居民免費安裝具有防爬樓拉窗入室盜竊功能的“防拉栓”、“防攀刺”等防盜設施。
16、向市民發放警民聯系卡。 具體內容:統一制作發放社區民警聯系卡,在社區警務室或服務窗口設置社區民警公示牌、民警留言板、警民聯系薄等,方便群眾聯系。
17、實行社會治安預警發布。 具體內容:通過新聞媒體和青島公安網、青島公安微博等渠道,定期向市民發布社會治安預警,對電信詐騙、網絡詐騙等警情實時發布,提出防范建議。社區民警通過入戶走訪、警民懇談等方式,及時向社區居民通報社區治安情況。
八、改進公安執法服務工作 18、下放刑事犯罪記錄查詢權限。 具體內容:將刑事犯罪記錄查詢業務由市公安局刑警支隊下放到各分、市局刑警大隊,方便群眾就近辦理。(2013年9月起已實行)
19、實行法醫損傷程度鑒定網上查詢。 具體內容:通過青島公安網和公安短信服務平臺,告知當事人法醫鑒定辦理進度。(2013年12月底前實行)
20、開展公安執法滿意度回訪。 具體內容:通過警務回訪系統,在刑事、行政案件的辦案過程中,對接處警、受立案以及破案、結案等重點環節,通過手機短信向當事人告知案件進展情況、辦案民警姓名、電話及監督部門電話,并對執法滿意度進行回訪,對回復不滿意的問題督辦解決。(2013年12月底試運行)
21、為信訪群眾提供法律援助。 具體內容:聘請律師,每月定期在公安信訪接待場所免費為信訪群眾提供法律咨詢。協調市司法局法律援助中心,對殘疾、生活困難等信訪群眾,啟動法律援助程序。
22、開展看守所法律援助。 具體內容:聯合市司法部門,在市看守所設立法律援助室,受理家庭生活困難、缺乏經濟來源在押人員的法律援助申請,并為在押人員家屬提供法律咨詢服務。
九、提升邊防港船管理服務水平
23、提供船舶預約報結關、船舶信息查詢服務。 具體內容:實行遠洋作業船舶進出港報關查驗提前預約辦理。為買賣、租賃船舶的群眾提供船舶信息查詢服務。通過公安邊防“心連心”短信平臺,向漁民群眾提供便民服務信息。(2013年9月起已實行)
十、改進消防安全管理服務 24、下放消防審核驗收權限。
具體內容:將八類建設工程消防設計審核、消防驗收和備案抽查權限下放至各區(市)消防大隊,方便群眾辦理。(2013年8月起已實行)
25、縮短消防許可時限。 具體內容:公眾聚集場所投入使用、營業前消防安全檢查,符合法定條件的,可與驗收合并申報。申報材料齊全的建設工程消防審批和備案抽查時限,由法定20個工作日縮短至14個工作日。(2013年8月起已實行)。
文/
王碩 通訊員/劉人斐
[編輯: 董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