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冬亮 孫莉 報道
本報煙臺訊 11月8日下午,恒豐銀行煙臺分行營業部的員工在給客戶辦理業務過程中,及時發現問題,成功堵截了一起
電話詐騙案件,避免了客戶高達
180萬元的損失。
據悉,當日下午4時許,年近八旬的林老太來到恒豐銀行煙臺分行營業部辦理業務,要求柜員立即將尚未到期的180萬元存款提前支取,并立即匯入北京某銀行的指定賬戶。前臺柜員王小巖覺察到其中肯定有問題,在穩住老人的同時,立即通知了林老太的客戶經理林洪英。
林經理聞訊趕來,經過近30分鐘的溝通,最終老人道出了原委。1小時前,老人接到一個陌生電話,對方自稱河南省鄭州市公安局工作人員,并詢問老人是否于前段時間丟失身份證?經老人回想證實,前段時間其身份證確實丟失過。
而后,對方緊接著又告訴老人,她的身份證被煙臺某銀行工作人員撿到,并被使用辦理了一張信用卡,隨后該信用卡在鄭州先后消費286萬元,要求老人馬上把所欠的286萬元打入河南省鄭州公安局指定的賬號,并且不能報警,并稱已對林老太進行了監視。
林老太聽后驚慌失措,遂匆忙趕到恒豐銀行,堅決要求把款項盡快匯入對方指定賬號。
林經理和營業部大堂經理立即報警。接警后,派出所民警迅速來到營業大廳了解情況,明確地告訴林老太,這是一起電話詐騙。
民警提醒廣大市民,目前,涉及金融的電話詐騙日益增多,被詐騙對象多為老年人、低文化水平者。此外,犯罪分子胃口擴張、詐騙金額越來越大,并且,犯罪分子不與被詐騙者見面,基本都是利用轉賬套取資金途徑,以逃脫公安打擊。
此外,犯罪分子對于被詐騙人的情況事前進行了深入細致的研究,“對癥下藥”特征更為明顯,銀行服務的深入細致和對客戶的責任心是堵截電話詐騙的有效途徑。
[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