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年僅18歲的鄭爽因飾演偶像劇《一起來看流星雨》中女主角楚雨蕁一炮而紅,那個堅強、清純的鄭爽給人們留下深刻的印象,不少網友紛紛評論她是“最不需要
整容的女藝人”。然而最近網上爆出,“最不需要整容的女藝人”,居然也去整容了。雖然,整容在娛樂圈里已是司空見慣,但作為一名90后,小小年紀就去整容,讓一些網友大呼“接受不了”。一場“整形美容”的口水戰再次打響,繼而引發了人們對整容的爭議。那么“整容”這個之于我們熟悉又陌生的詞匯到底是什么樣子的呢?記者帶著疑問對
濰坊整形機構進行了走訪與探尋。
趨勢 “錦上添花”越來越多
整形美容,是選擇美麗的第二次機會,據整形策劃名人吳玉平新浪微博介紹,中國整容行業自上個世紀50年代開始興起,上個世紀80年代出現分支,上個世紀90年代出現繁榮,本世紀開始出現鼎盛。從整形美容的出現到世界范圍內的普遍發展,再到被人們廣泛接受,不難看出,人們在不斷追求美。
整容之所以被普遍接受,是因為人們對它有了更深的認識和理解,對美的需求也越來越強烈。濰坊醫學院整形外科醫院的副院長楊彪炳告訴記者:“整容包括整形和美容,整形是彌補缺陷的,美容是一種‘錦上添花’的手段,目前‘錦上添花’的比率越來越大。整形美容主要內容有隆胸整形、眼眉整形、顴骨整形、鼻部整形、頜面整形、口唇整形、除皺美容等。來這里的人們無非就想變得更加美麗而已,整容也應該是提高自信的一種方式。”
“可能有些人覺得,在身上動刀子是件比較可怕的事情。但是,隨著整容技術的發展,安全系數還是比較高的,真正出現一些重大事故的比例還是非常少的。”楊彪炳說,整容的關注度很高,特別是面部手術,一旦出現小問題,也會引起軒然大波,再者,一些重大的整容失敗案列大都發生在資質不全的整形美容機構。記者在濰坊醫學院整形外科醫院采訪的過程中,看到不少不同年齡段的人們在向醫生咨詢。
主力
學生撐起整容半邊天
整容不僅僅是大人的權利,也成了不少年輕人的追求,他們越來越開放的心態,接受著新鮮稀奇的事物。放假、高考結束和畢業季,也就是6—8月份,都是整形美容機構的旺季。
高考結束的學生,他們覺得自己即將開始一段新的人生旅程,于是,有了改頭換面的想法,還有不少剛畢業的大學生,為了方便找工作,能在面試的時候加點分,也都紛紛選擇整容。他們大部分做的是面部的整容,像是割雙眼皮、隆鼻、除痘等等。“有些面部整容是需要動刀子的,但有些是不需要的,并且操作還方便快捷。”楊彪炳給記者舉了個例子,在美國,打除皺針被人們稱作“辦公室美容”,輕輕松松注射一針,皮膚立馬變得年輕化,而且還不耽誤工作。
在濰坊醫學院整形外科醫院的門口,記者采訪了一位張姓女孩,她是一名畢業的大學生,目前還沒有找到合適的工作。張女士對自己的相貌有些不太滿意,來這里就想把自己變得漂亮一些。她認為,整容是愛自己的表現,變漂亮了就會更加自信,找起工作來也應該方便些,很多同學都整了,自己也想試試。通過采訪了解到,張女士的媽媽反對女兒整容,畢竟在身上動刀還是不大放心,如果最終的結果不好,后悔可就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