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5日凌晨,在撫順路某工地工人在操作挖掘機挖土時,感覺機器挖到了一個硬硬的東西,起初工人操作機器使勁磕了幾下,底下的硬東西都沒有破碎。工人便從側面開挖繼續施工。幾次挖掘之后,一個黝黑的柱狀
鐵疙瘩突然呈現在工人面前。這個鐵疙瘩有六七十公分長,十幾公分粗,一頭呈圓錐狀,另一端還有螺紋。有經驗的老工人瞅了之后,嚇了一跳“這不是個大炮彈嗎?”大家聽說是個炮彈,都躲得遠遠的,負責人選擇了報警。
阜新路派出所民警趕到后查看,這枚炮彈應該是155毫米口徑榴彈,估計是抗日或解放戰爭時期留下的啞彈。因為水土溫度的原因,這枚炮彈幾乎沒有銹跡,彈頭引信完好無損。而讓所有人都倒吸一口冷氣的是,工人操作挖掘機磕碰彈體處,距離引信僅有10公分。萬一磕到引信,這里就會是一個深4米左右,直徑10米左右的大坑”。天亮之后,幾名民警小心翼翼把它從土中摳了出來,放置在平地上。隨后民警聯系市公安局,準備找專業運輸工具把這枚炮彈運到市郊排爆場地引爆處理。文/圖 通訊員 朱海生 記者 李敏
(來源:半島網-城市信報) [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