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老人陪孫女練完舞蹈,正往家走
近日,網上一則關于
婆婆帶孫子索要每月2000元工錢的網帖引起廣大網友關注。那么,老人帶孫子到底該不該收“
帶孫費”?這一做法合不合理?島城是否存在“帶孫費”現象?9月20日,記者就這些問題進行了走訪,島城婆婆普遍不僅不要“帶孫費”,還倒貼錢給孩子買東西。山東帆都律師事務所副主任律師張曉寧表示老人沒有義務帶孩子,如果經濟條件允許可以給老人一些經濟補貼。
“不要‘帶孫費’,我還怕孩子不讓我帶呢。”家住市南區的王女士說,退休之后她一直在家帶孫子,她很享受。王女士孫子今年四歲,因為兒媳婦得上班,所以從斷奶以后基本都在她身邊。孫子很調皮,每天除了接送他去幼兒園以外,還得跟著他到處跑,退休以后生活很無聊,看著孫子整天活蹦亂跳的,感覺自己也年輕了。
“親家那邊也很喜歡這孩子,一直都想讓孩子去她家,我一直沒讓去。”王女士說,帶孩子肯定是要花錢的,但是她的退休金已經夠用了,并不需要所謂的“帶孫費”。王女士表示,只要孫子讓她帶著,給兒子錢都行。
“看自己的孫子怎么還要工資呢?”市北區的鄭女士很不理解網上老人要“帶孫費”的做法。她覺得孫子是自己的,不是別人的,而自己也不是雇來的保姆,根本用不著“帶孫費”。她說,平時只要兒媳一句話,一點心意自己就很滿足了。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島城的婆婆們普遍表示帶孩子不會要“帶孫費”,大部分還會自己掏錢給孩子買東西。她們認為帶孩子是件快樂的事情,看著自己的孫子一天天長大,心里有種說不出來的高興,同時,她們也大都理解要“帶孫費”婆婆的做法,認為她如果沒有退休金,沒有其他收入,孩子給錢是應該的。
而島城的兒媳也很懂事,理解婆婆帶孩子的辛苦,大部分都表示會好好孝敬婆婆。“每年過節都會給婆婆買點東西,今年中秋給她買了身衣服。”趙女士說,自從她婆婆搬到她家帶孩子之后,她就解放了,孩子的吃喝拉撒基本都由婆婆負責,婆婆很辛苦。趙女士告訴記者,她現在每月都給婆婆500塊錢的零花錢,方便給孩子買東西,但是沒有給過像“帶孫費”這樣的補貼,婆婆也沒要過。
而市民李女士告訴記者,婆婆帶孩子是自古以來的傳統,沒有收“帶孫費”,不過,她和丈夫每到逢年過節都會給父母幾千塊錢養老費,父母也很高興而網友對此態度不一,有的表示“帶孫費”天經地義,老人本來就沒啥收入,就算不帶孫子,兒女也該給老人生活費。有的網友認為婆婆不該開口要“帶孫費”,這樣的話讓人覺得婆婆很不講情。大部分網友還是認為老人需要經濟上的幫助,但是如果將這看做帶孫子的工資,會傷及家庭的親情。
婆婆帶孫子索要“帶孫費”是否合理?山東帆都律師事務所副主任律師張曉寧表示,法律上并沒有禁止性條文規定婆婆不能索要“帶孫費”,但是在親情上,婆婆要“帶孫費”肯定會影響親情的。她認為,老人在帶孩子時,孩子的生活費應該由其父母主動承擔,而對于老人帶孩子付出的勞動,經濟條件好的家庭可以給老人一些補貼。 文/圖 見習記者 聶鵬
(來源:半島網-城市信報) [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