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若晴的大姑撫摸著遺像悲痛萬分。
在黃島區殯儀館里,愛心人士在張貼紀念海報,懷念逝去的魯若晴。
“我希望家人能給我舉辦一場
葬禮,在膠南殯儀館(現黃島區殯儀館),把我的骨灰放在那里,選張我好看的照片……”這是魯若晴在生前最后階段親筆寫下的
遺書,根據魯若晴的遺愿,9月21日上午,父母和社會各界愛心人士為她在黃島區殯儀館舉行葬禮,全國各地百余名網友趕來悼念,抽泣和痛哭聲回響在悼念廳上空,而直到魯若晴化作青煙升起,50多公里外的奶奶仍不知情。得到魯若晴父母允許,記者看到了若晴遺書的全部內容——“如果有下輩子,我不會再做你們的女兒,讓你們吃了太多的苦,還沒來得及孝順你們……”一字一句都催人淚下。
■遺書
手繪23顆心“示愛”眾多好心人 9月21日上午8時,記者趕到黃島區珠山北路黃島區殯儀館,兩名志愿者正在殯儀館大院內的墻面上貼印有魯若晴頭像的海報。從北京趕來的豐先生是中國青少年基金會的工作人員,為了趕上魯若晴的葬禮,他們連夜設計了這份海報,從黃島區一家打印工作室里印出來,張貼在殯儀館大院里的各個角落。
海報左上角是魯若晴的一張自拍照,右上角是有魯若晴親筆簽名的一個頁面,頁面最上面一欄寫著“你若安好,便是晴天,魯若晴”11個漢字,中間是一排用黑色簽字筆描繪的8顆心,最下面是由15顆心組成的一個三角形,其中15顆心中第二排四顆均用虛線描繪,加到一起一共有23顆。
海報上面還有一排粗大的漢字:永遠紀念青島姑娘魯超。1989.12.21~2013.9.19。
有關這份海報的寓意,制作海報的愛心人士李珊珊這樣解釋:“這其實是魯若晴留下那本遺書的封面,描繪出這么多的心,主要還是感謝全國那么多好心網友,就是想告訴所有關注她幫助她的人,魯若晴也愛他們。”
■悼念
摯友哀求進冷藏間看她最后一眼 在殯儀館的冷藏間內,幾名工作人員正在為魯若晴整理遺容。6名全身穿著黑色衣服的女士透過冷藏間的窗紗,伸著脖子禁不住向里面張望,其中一名李女士介紹,她們都是魯若晴生前最好的朋友,其中有三人還與魯若晴是小學和初中的同學。
“求求你們了,我們就想進去再看她最后一眼。”在6名女孩苦苦請求下,殯儀館工作人員破例讓她們進入冷藏間,大約5分鐘后,6人走出冷藏間大門,抱在一起任眼淚沖花了淡妝。
魯若晴生前遺物被整齊地堆放在悼念廳外的一個角落里,有衣服、鞋子、手提包,還有一大包被褥。在情緒稍稍平復下來后,姑娘們將21寸的黑白遺像擺放在遺物中間。其中一位姑娘說:“這些都是魯若晴生前最愛惜的物件,我們希望在另一個世界,這些物品也能陪伴著她。”
家住南京的宋先生一年多前通過網絡關注到魯若晴,但一直沒有主動交流過,只是默默地關注著她的一舉一動,通過各種渠道搜尋著她的信息。當得知若晴離世的消息,宋先生一直不敢相信,9月19日晚12時他就從南京出發 ,第一次來到青島的他連路都不認識,在幾十位熱心網友的幫助下,他才終于在葬禮開始之前趕到殯儀館。宋先生說:“看到9月16日魯若晴發的那條病情加重的微博時,我很擔心,但沒想到會這么快,直到今天早上我都不相信她是真的去世了,我告訴自己一定要親眼看見她的遺體,我不愿意相信這么堅強樂觀的姑娘就這樣離開了我們。”
今年在中國海洋大學上大二的小劉捧著一束鮮花,一個人默默地流下眼淚,他告訴記者,他關注若晴的時候還在上高中,魯若晴的堅強鼓勵他度過了高考那段時光,小劉曾經通過社交網站多次與若晴聯絡,而若晴本人也曾回復過他。
記者大概數了一下,從全國各地趕來悼念魯若晴的網友超過100人,而其中最特殊的應該是一位名叫劉干的志愿者,劉干來自浙江杭州,身高大約1.7米,身材比較瘦弱,透過厚厚的近視鏡片,記者看到劉干幾乎每隔幾分鐘就忍不住悄悄地流下眼淚。劉干說,9月20日他一直陪著魯若晴的母親周茂娥從北京回到青島,而他也是在魯若晴生命的最后階段,一直陪伴在她身邊的一名志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