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左:谷廣智。圖右:趙海芳。
有人說:選擇了講臺,就意味著選擇了平淡,但在山東省華僑
中學谷廣智老師和
平度市實驗中學趙海芳老師眼中,平淡的日子絕不是平庸的生活,三尺講臺是他們作為一名
教師體現人生價值和展現個人魅力的圣地。近日,記者就帶大家走近兩位老師,去了解他們默默耕耘教壇的故事。
■山東省華僑中學谷廣智:用心育桃李,傾心奉真情 愛人者人恒愛之。谷老師愛生如子,他堅持用愛心去澆灌學生的心靈。1998年的冬天,曲志杰同學的父親開著剛貸款買的大貨車發生車禍去世了,谷老師和班里的同學捐款一千多元;2003年夏天,李靜同學以598分的好成績考上了中國石油大學,但她的母親因為腦瘤開顱手術,癱瘓在床,還有兩個妹妹,一個上初中,一個上小學,整個家庭只靠她父親種地的微薄收入艱難支撐,谷老師騎著摩托車給她送去了三千元,那時谷老師一個月的工資還不到一千元;2003年,在山東財政學院讀本科的姜文輝同學考上了廈門大學的自費研究生,由于家里經濟困難,打電話向谷老師求助,他毫不猶豫地匯去了五千元……
“讓每一個學生都快快樂樂健康成長”,這是谷廣智老師的座右銘,也是他的教育目標。學生劉晨寧原來是某高中的一位普通女生,剛進入高三時學習壓力加大,嚴重失眠,精神幾近崩潰,沒法繼續堅持學習,高三只上了兩個月就回家休息了,2012年1月份,她父母為了給她改變一下上學的環境,帶她來到僑中 ,谷老師鼓勵她一切從零開始,每當谷老師看到她情緒低落時,就會和她談心,開導她不要想太多,要注重學習的過程,享受學習過程中點滴成功的快樂,不要總是讓名次、分數左右自己的情緒。慢慢的,她的臉上有了自信的笑容,最終在高考中考了586分的好成績。
在谷廣智老師的眼里,沒有所謂的差生。在谷老師任班主任的班級中,采用值周班長制,每周都有學生參與班長競聘,通過學生演講競聘,全班同學投票的方式選舉出本周的值周班長。谷老師發現,用這種方式選出的班長并不完全是大家所認知的那種優等生,很多聰明但不認真學習的所謂“差生”卻屢屢受到同學們的青睞,而事實也證明這些“差生”們的表現很好。學生們表示,谷老師的這種方式讓他們認識到自己也是有閃光點的,找回了丟失已久的自信心。而在谷老師看來,沒有感情的教育是蒼白無力的教育。所以感情的投入和恰到好處的教育方法是他做好后進生工作的一個法寶。
■平度市實驗中學趙海芳:用愛走進學生的內心世界 “教育的全部奧秘,就在于愛兒童。”二十多年的教學生涯,趙老師感悟最深的是:教師只要傾注一片愛心,就能走進學生稚嫩的世界,走進學生純潔的心靈。關愛每一個孩子是趙老師始終不變的追求。
“每一個孩子的每一個舉動都不可忽視。”趙老師介紹,在她班里有一個沉默寡言 、不善與人交談、學習成績又不太好的女孩,一次趙老師給她輔導作業,準備用手撫摸她的頭時,手剛一舉,她趕快抱住了自己的頭 ,眼里充滿了恐懼和驚慌 ,這一舉動讓趙老師大吃一驚。后來與學生交談得知,原來她學習成績較差,經常被父親訓斥、責打,讓她變得膽小怕事、自卑內向。趙老師立即與家長進行了溝通,說服家長要用賞識的教育方法去發現孩子的優點,多鼓勵、不責罵,在班里讓同學們把掌聲送給她。從那以后,這位同學漸漸開朗起來,天真無邪的笑容又回到她的臉上。
用愛心感動孩子是趙老師永不褪色的信念。張成剛是2009級的一名學生,雖個子高高大大,但因為家庭比較困難,總有一種自卑感,性格比較內向,平時少言寡語,學習成績不是很穩定。趙老師多次找他談話,開導他,用事例激發他學習的積極性,從那以后他有了很大改觀,開朗了許多,也喜歡和同學交流了。思想的轉變促使他綜合素質有了很大提高,參加航模比賽獲得省二等獎。據介紹,近年來趙老師為困難學生捐出了三萬余元,為了解決學生學習偏科問題,無私奉獻自己的星期天和節假日……
辛勤的付出也得到了大家極大的認可,趙老師先后獲得“平度市十佳職業道德標兵”、“青島市優質課比賽一等獎”、“山東省中學語文優秀教師”、“青島市教學能手”、“全國語文教育教學名師”等二十余項榮譽稱號,并被吸收為全國“語文學習策略研究”課題會員。
文/圖 記者 鄔明洋 本報通訊員 劉曉芳 (來源:半島網-半島都市報) [編輯: 孫瑤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