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7日,澳門路上,一名男子用自來水洗臉解暑。
接連幾日的高溫讓中暑患者人數猛增,甚至出現了多例
熱射病患者。8月11日記者采訪了解到,青醫附院等島城幾大醫院粗略給出的熱射病病患數已有10多例,其中僅市中心醫院就已經接診6例,其中2例經搶救無效死亡;青醫附院也有1例熱射病致死病例。
確診患者已達10多例 接連幾日的高溫讓不少醫院的中暑患者猛增,市中心醫院一天就接診了20多例患者,患者多是老年人,由于不通風或者長時間沒降下溫來,導致出現中暑癥狀。
“這幾天這么多人中暑,真是沒大見過!”11日,市中心醫院急救中心主任尹作民說。市立醫院急診科主任張泉三也向記者表示了類似的感嘆。
“中暑是一個持續的過程,這幾天都是高溫悶熱的狀態,如果體溫持續降不下來就會出現中暑癥狀,甚至變為熱射病。”尹作民說,高溫讓熱衰竭、熱痙攣患者增多,更有因深度中暑出現的熱射病。
而記者從青醫附院、市立醫院等島城幾大醫院了解到,前來就診的中暑患者數量猛增,從平日接診三四個到現在一天能接診20多個。急診科頻繁上演與熱射病的“死亡爭奪戰”,目前記者了解到的入院治療并確診為熱射病的病患數量有10多例。
3例熱射病患者死亡 市中心醫院醫務部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今年入夏至今,他們醫院已經收治了6名重度中暑患者,最后都確診為熱射病,其中有兩例經搶救無效死亡。
當時接診兩位病患的是急救中心主任尹作民,他告訴記者,這兩例病患都是8日來的,其中一例是82歲的老人,送來的時候已經陷入昏迷沒有意識,體溫41.5℃,搶救2個小時便死亡了。初步檢查多臟器功能不全,確診為熱射病。“聽患者家人說,患者發病沒有其他直接原因,但是家里很濕熱,老人又沒有開空調。”尹作民說。
除此之外,還有一位40多歲的打工人員在該院患熱射病搶救無效去世。“這個人沒有家人,經常哪里有活就在哪里打工,被熟悉的人發現昏迷后送來的,我們搶救了一天一夜但最終還是去世了。”尹作民說,他們已經將此上報到了民政部門。
青醫附院急診科姚大夫告訴記者,他們醫院目前收治了兩例熱射病人,一例還在重癥監護室(本報曾報道),另一例8日晚上轉到該院,9日晚上去世。
“該病人50多歲,是即墨人,在城陽一個電鍍廠工作 ,是在工作場所中突然昏迷,來的時候意識不清,體溫達到了42℃,由于他工作環境的溫度非常高,又沒有其他直接致病原因,因此診斷為熱射病。”姚大夫說,這位患者深度昏迷后不久就出現多臟器衰竭。
3位高齡老人“疑似” 市立醫院急診科主任張泉三告訴記者,他們醫院每天都能接到十幾例中暑患者,多是在陽光下長時間暴曬或高熱環境下工作引起的,多在輕重度中暑之間 ,一般治療3至5天就有所好轉,而有3位高齡老人卻沒能幸免。“這3例老年人出現中暑癥狀后死亡的,懷疑為熱射病,但是老年人機體較弱 、本身病情較為復雜,只能說是疑似熱射病死亡。”
“死亡的是一男兩女,男的89歲,女的一個91歲,一個93歲,平時都是體弱臥床的,根據家屬反饋的信息是家里也比較熱,沒有太陽直射,但來的時候都是高熱,體溫超過40℃,心肺功能都不行了。”張泉三說,這三例病患分別于8日和9日送來的。
10日上午 6時 ,青醫附院急診的一名老人也是因為疑似熱射病不治身亡。原來,9日上午,城陽夏莊一名62歲的欒姓男子離開家到自家地里溜達,“老人剛退休沒多久,家里邊還有點地,結果還沒有走到地方,人就突然暈倒了。”老人在被發現暈倒之后,被緊急送到了夏莊醫院,在幾個小時之后因為無法醫治又被轉到了城陽區人民醫院,后又被轉到了青醫附院治療,經診斷體溫最高達到了42℃。據醫生介紹 ,病人被懷疑得了熱射病,但具體死因還需要進行尸檢后才能知道。
萊州15歲患者正在恢復 記者從青醫附院了解到,本報曾經報道的15歲萊州少年小席(化名)經過醫生的搶救,目前仍舊在重癥監護室。重癥監護科主任于海初說,現在孩子已經恢復意識,而且腎臟、心臟功能也在逐步恢復。“但是還不能說脫離了危險,只是照目前來看,病情在逐步好轉,只剩下肝臟功能未完全恢復。”
而本報曾經報道的島城第一例熱射病患者——61歲的綠化工人侯祖海,在連續工作兩個小時后突然暈倒,一個小時后體溫驟升至44℃,在市中心醫院經過幾天的治療后,情況也在逐步好轉。“患者已經不是重度昏迷了,現在意識已經轉清,但由于高溫導致多臟器衰竭,可能會留下比較嚴重的后遺癥,還需后續進一步治療。”尹作民說,熱射病是由于高溫引起的以體溫調節中樞障礙、汗腺功能衰竭、水電解質丟失過多為特征的一種致命性內科急癥,屬于中暑疾病的一種類型。該疾病如得不到及時妥善救治,死亡率較高。
文/本報記者郭玉華 林剛 記者 孟達 實習生 楊玉梅 圖/
(來源:半島網-半島都市報) [編輯: 林永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