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島藍色經濟區,是現在半島地區叫得最響的一個名詞。
如何打造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每個地方都有著自己的規劃和夢想,承載著這些沉甸甸的期盼,伴隨著經濟的迅速騰飛,這些夢想將逐一實現,讓城市變得更強大,更美麗。
日照因港而立、依海而興,海洋是日照的最大優勢和最大特色,依海興市是日照市發展戰略的核心所在。國務院一經批復《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發展規劃》,日照便在第一時間推出了《關于打造藍色經濟區建設海洋特色新興城市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的詳細規劃。根據《意見》要求,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日照將立足日照實際,加快打造藍色經濟區、建設海洋特色新興城市的總體要求是:全面貫徹黨的十七大精神,深入落實科學發展觀和胡錦濤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關于打造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的戰略部署,大力實施港口立市 、工業強市 、科教興市 、生態建市“四大戰略”和改革創新、對外開放“雙輪驅動”,加快推進“港城 、港帶、港橋、海陸”一體化進程,大力開發海洋資源、海洋經濟、海洋產業、海洋科技、海洋文化,保護海洋環境,著力構建現代產業體系、民生保障體系、公共安全體系和生態環境體系,不斷提升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市場化、國際化水平,努力把日照建設成為經濟發達、文化繁榮、環境優美、社會和諧、充滿活力的海洋特色新興城市,為建設經濟文化強省作出更大貢獻。
經過十年左右的努力,把日照建設成為我國東部沿海重要的臨海產業基地、區域性國際航運物流中心、濱海文化和旅游名城、海洋科技教育創新區。
2011年春節后第一個工作日,日照市委召開了藍色經濟區建設誓師大會。楊軍在會上提出,要“跳出
日照看日照,自覺地站在國家戰略的高度,敢于以全球先進海洋城市為標桿,以國際眼光、一流標準來謀劃藍色經濟發展?!?br>
在空間布局上,按照一帶三軸八園支撐的空間架構,加快建設以日照鋼鐵精品基地為重點的魯南臨港產業區。所謂一帶,就是指以日照港的石臼、嵐山兩港區為核心,沿海岸線及204國道與同三高速公路南北兩翼展開,形成一條沿海藍色經濟帶,分為南部港口和現代制造業集聚帶、中部臨港產業、高新技術和現代服務業集聚帶、北部旅游度假、科技研發、金融保險業集聚帶,重點發展現代漁業、臨港工業、濱海旅游、海洋生物、海水利用、保稅物流、濱海商務等特色經濟。三軸是指由沿海和沿路產業帶所形成的南、中、北三條產業發展軸。南部產業發展軸:依托嵐菏高速公路和嵐山疏港大道,以鋼鐵、石油化工等臨海重化產業為主,形成積極向魯東南地區輻射延伸的臨海產業軸。依托日東高速公路和335省道,向東聯系日照港,向西聯系魯西南和相鄰內陸地區,建設臨港工業配套基地,加快培育糧油加工、漿紙和印刷包裝、臨港物流等重點產業,形成港口及臨港工業向內陸輻射轉移中部產業發展軸。依托334省道,由五蓮縣城工業基地經市北工業園延伸至海鏈接而成,形成以機械制造和輕紡等先進制造業及五蓮山與北部海濱旅游產業為主導的北部產業發展軸。
八園則以日照經濟開發區、日照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嵐山經濟開發區、莒縣工業園(包括夏莊鎮的臨港工業莒縣配套基地、龍山鎮的興龍工業園)、市北工業園和日照保稅物流中心、山海天旅游度假區、大學科技園為主體,突出各自發展定位,逐步形成特色明顯、分工協作、優勢互補、產業聚集,港口區、工業區、高新區、保稅區、旅游區、高端產業和人才聚集區互動,多點向內陸輻射延伸的魯南臨港產業區發展新格局。
據了解,今年上半年,港城藍色經濟區建設重點調度的80個項目中,日照鋼鐵精品基地項目于6月28日舉行了開工儀式,安置區建設順利推進。其他79個項目年度計劃投資154億元,上半年完成投資83.4億元,占計劃的54.2%,實現了“時間過半、任務過半”,呈現出良好發展勢頭。其中,續建項目完成投資76.2億元,占年度計劃的58.8%,9個項目已完工,完成投資15.6億元;15個擬建項目提前開工,目前完成投資10.5億元。
在藍區建設重點項目中,53個產業項目計劃投資103.8億元,上半年完成投資58.6億元,占計劃的56.5%。日照凌云海精煉糖項目、韓國派沃泰變速箱二工廠等8個項目已完工,完成投資13.5億元。26個基礎設施項目上半年完成投資24.8億元,占年度計劃的49.4%。
據了解,下一步日照還將以藍色經濟區重點產業、基礎設施項目建設情況為重點,加強調度管理,積極幫助落實建設條件,加快推進項目建設,切實發揮好藍區重點項目的示范帶動作用。
(來源:半島網-半島都市報) [編輯: 張珍珍]
版權稿件,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