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7日,內蒙古路,一輛電動小汽車在路邊搭載乘客。
▲8月7日,溫州路青島長途汽車站前,一輛紅色電動小汽車冒充出租車攬客。
“城管不抓,運管不管,交警不查,出租替班司機都想買個小四輪了。”進入旅游高峰期,電動紅四輪扮成出租上街攬活的現象日益猖獗,甚至有出租車司機在微博上發出了這樣的感慨。連日來,記者對島城“紅四輪”的銷售和營運情況進行調查發現,不少人將目標瞄準了尚處于執法真空的電動小汽車。一方面,一些電動小汽車變身黑出租在街頭攬客,不僅
漫天要價,還無視信號燈,頻頻出現交通違法行為。另一方面,由于不需要駕照,電動小汽車經銷商生意都十分火爆。
漫天要價,闖紅燈逆行 “兩公里的路程,也沒怎么堵車,竟然要價25元,這車也太黑了。”近日,本報連續接到外地游客投訴 ,稱搭乘的出租車不僅不打表,還一口要價,而且連車牌號都沒有,游客想投訴 ,但連具體被哪輛車坑了都描述不清楚。
從8月1日開始,記者前往游客反映問題比較集中的幾個路段進行調查。記者首先來到內蒙古路海泊河汽車站門口,這里停放著多輛四輪電動車。
“去哪兒?現在都堵車,出租車根本打不到,坐我的車吧,不比出租車慢。”一名司機主動上前攬活。記者提出要去不到3公里遠的山東路家樂福,司機一口要價20元,正當記者以為馬上要出發時,司機又從別處找來兩名乘客。“你們三個恰好順路,各付各的錢。”由于后來上車的兩名乘客目的地是鞍山路小學,比記者的目的地近1公里左右,每人付了15元錢。
記者返回長途站,在溫州路長途汽車站門口靠近人行天橋的位置,也停放著兩輛“紅四輪”。上車后,記者表示要去福州路殘聯,他選擇了從海泊橋到杭鞍快速路再到福州路的路線,記者發現總里程數為6.2公里,在不堵車的情況下打出租車約16元,但司機一口要價25元,而且沒有任何還價的余地。
除了要價比出租車高,電動“紅四輪”在行駛過程中更是“霸道”。記者乘車前往山東路家樂福途中,司機沿著鞍山路一路向東連闖多個紅燈,記者乘車前往福州路殘聯時,司機更是瘋狂,除了闖了至少4個紅燈外,行駛到福遼立交橋時,電動車竟一路逆行400多米。
司機透露,由于上車之前就已經談好了價錢,所以司機會選擇最近最省電的一條路,相關的禁行標志他們大都裝作沒看見,有的甚至都看不懂。
花上三萬多,買輛“觀光車” 8月2日上午,記者通過多方聯系,找到一家專業代理“電動觀光車”的銷售點。調查中,賣家和廠家都管這種車叫“觀光車”,顧客對這種車則有個更通俗的叫法:“老年人代步車”。
來到市北區同安路,穿過一條500多米長的土路,記者找到了一個由4座瓦房組成的小院子。這個銷售點跟一般的汽車4S店運作模式類似,有新車銷售,二手車銷售,售后服務三個主營業務。
見記者有購買意向,并想用來跑出租,車行老板李某主動向記者推銷起來,“最好還是買電瓶動力的,內燃機車查得比較嚴。”李某不遺余力地向記者推薦一款售價35000元左右的電動車,李某表示,雖然青島市區起伏路段比較多,但電動車的馬力完全可以輕松地載客四人爬上市區任何一個陡坡,更重要的是,電動車并非以內燃機為動力,所以不受任何部門的檢查。李某說:“開電瓶車你什么證件都不用辦。”
李某提供的一份資料明確注明該車輛屬于場(廠)內專用旅游觀光車輛,運行速度低于每小時48.3千米。記者采訪了解到,這款電動車的生產廠家是河北御捷車業有限公司,該車業公司可以向顧客提供一個“觀光車”的牌照和一個寫有針對每一輛車都獨有的車輛序列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