詐騙案一
董先生自己開著賓館,又受人拉攏進入一家置業公司干起了
副總。老總于某多次借口為一個利潤豐厚的項目設計圖紙,稱公司資金全部在外周轉,向董先生借錢,前前后后借走300多萬元。沒想到,這是家“皮包公司”。到了還款日期后,董先生不僅沒見到圖紙,連于某也聯系不上,而這個建設項目早就由他人施工,發覺上當的董先生到警方報案。
315萬
開賓館認識了公司老總
董先生在奎文區虞河路與東風東街路口附近開了一家賓館,從2009年下半年起,在附近寫字樓辦公的一家公司負責人于某就經常在董先生的賓館安排食宿。交談中董先生得知,于某開了一家置業公司,經營項目是房地產開發等,一來二去兩人逐漸熟稔起來。于某曾因急需用錢向董先生借50萬元,后信守承諾在規定日期內還了款,這讓董先生對其更加信任,兩人成了無話不談的好朋友。
此后,于某多次提出請董先生到他的置業公司上班,并稱他在高密市一個村攬到了一個占地1500多畝的新農村建設項目,利潤非常豐厚。如果董先生加入這個項目,他承諾將來可以分給他一些項目股份,并讓他擔任公司的執行副總,按照每個月3000元錢發工資。
雖然對于項目股份并不清楚,但出于信任,董先生答應了對方的請求,從2010年上半年開始到于某的公司幫忙。到公司后,董先生非常賣力,除了于某安排的人員食宿絕大部分由他解決外,出車等一些工作他也攬了下來。
上班后屢次借給公司錢
在董先生到公司后不久,于某找到他,稱公司在給安丘一個工地供應鋼筋等建筑材料,幾個股東投入的1000萬元資金都用在了這上邊,等工程竣工能賺幾百萬,但公司運轉已經沒有剩余資金了,想向他借點錢給設計院繳定金,設計高密項目的建設圖紙。
為了工程盡快開工,2010年5月和9月,董先生分別借給于某15萬元和18萬元,期間他還替對方交過公司租賃辦公室的房租。當年11月,于某再次找到董先生,稱圖紙已經設計好了,看圖紙需繳保證金,向董先生借130萬元,并承諾一個月內還給他。為取得董先生的信任,于某稱雖然董先生在公司上班,但還得公事公辦,按照0.5%的月息向他借錢,還給他打了個130.65萬元的欠條。
前后被借走三百多萬元
約定時間很快過去了,每次董先生問設計圖紙的事,于某都答復說快了,只是圖紙有些地方需要修改。2011年4月,于某終于表示圖紙已經設計好了,但是新問題又接踵而至,于某稱重新設計增加了容積率,需要另付給設計方100多萬元的設計費,除去自己手上的資金,還差97萬元,讓董先生想想辦法。
看到圖紙的事總算有了眉目,董先生又借給于某97萬元。這一次,為表誠意,于某在打欠條時,除了這97萬元,還另加了之前所借130萬元四個月來的利息,總共99.6萬元。
一個多月后,于某又說,之前設計的圖紙只是地面以上部分,地下部分需要鉆探才能設計。董先生終于有些起疑了,他向懂行的朋友打聽了一下,得知地下部分果真是需要鉆探才能進行設計,他的疑慮又一下子打消了。
之后,于某再次找董先生商量,稱將后期設計費用墊付后就可以參與招投標了,而且他之前借出去的錢也可以馬上拿回來。2011年6月,董先生再次借給了于某55萬元。
公司人去樓空才知被騙
此后,董先生再找于某時,對方要么說在外地出差,要么說讓他再等等。直到2011年11月,董先生到公司找于某,才發現公司已人去樓空,給于某打電話也經常無人接聽。無奈之下,他按對方身份證復印件上的地址找上門去,鄰居告訴他于某根本不回來住。
董先生又找到于某所說的高密市新農村建設項目,一打聽才知當初于某確實跟村里簽過協議,但協議早在2009年就終止了,該項目也早就由別人施工。而且從村里掌握的情況來看,于某公司的注冊資本也全部是借來的。同時,經查,于某所說的設計院與于某的公司也沒有任何業務往來,董先生這才明白,原來于某是借錢虛報注冊資本成立了這家置業公司,之后用這個“皮包公司”的名義向他進行詐騙。
今年4月26日,董先生到奎文公安分局經偵大隊報了案,警方以涉嫌虛報注冊資本罪及詐騙罪將于某上網追逃。7月3日,于某在濟南被當地警方抓獲,7月4日,于某被押解回濰坊并刑事拘留。
7月9日,記者從奎文警方獲悉,于某已被延長刑事拘留時間,羈押于濰坊市看守所。(周曉晴 張靜)
詐騙案二
7月9日,家住濰城區的馬女士向本報反映,7日下午,她在淘寶網上購買了一套價值78.5元的化妝品。付完款后,她被一個福建龍巖的手機號碼告知沒有貨了,要給她退款。毫無防備意識的馬女士按照對方的提示操作完后發現,自己的銀行卡無故被刷走了近7萬元。目前,馬女士已經報警,此案正在調查中。
近7萬
網購化妝品,被騙子鉆了空子
有人以賣家之名打電話稱沒貨退款,取走買家卡中近七萬元
網購資料被人利用
7日下午1時許,馬女士在淘寶天貓網站佰參堂化妝品旗艦店購買了一款價值78.5元的佰參堂本草護膚品美白補水隔離遮瑕套裝。下午2時許,她收到一個福建龍巖的手機號打來的電話,對方核對了她的發貨地址、姓名和手機號后,稱她所購買的化妝品沒貨了,要給她退款,并要求她提供銀行卡號。
馬女士說,對方在得知了她的銀行賬號后,又說需要輸入驗證碼。她也沒有多想,就按對方的提示將自己密碼器上顯示的驗證碼告訴了對方。操作完后,對方稱退款將馬上打到她的銀行卡內,隨即掛斷了電話。
“剛掛掉電話,我的手機就收到一條短信,說我的銀行卡網上銀行支出69795元,當時我就慌了。”馬女士說,她接著聯系到了淘寶賣家。“賣家說他們沒有給我打電話,我買的化妝品有貨,并且他們準備要發貨了。”意識到被騙的馬女士隨即報了警。
賣家稱會配合調查
記者在該網店的商品詳情中看到了賣家的防詐騙溫馨提示,隨后按提示上的售后電話撥打了過去。佰參堂江蘇南通總部淘寶客服負責人劉女士告訴記者,他們的總公司在江蘇南通,淘寶總店在浙江杭州。一個月前,他們也曾接到過買家反映被騙的事情,當時他們查詢了淘寶網站發現,他們的網站受到了木馬程序的干擾,警方也已介入了調查。
“買家資料絕對不是我們泄露的,在第一次接到買家的反映后,我們就在網站頁面進行了防詐騙提醒。”劉女士說,他們提醒買家,在購買時請認準店鋪的客服旺旺ID以及聯系電話,他們不使用除旺旺以外的任何聊天工具與買家聯系。他們還特意提醒買家要特別注意福建龍巖的電話。劉女士表示,買家出現了被詐騙的事情,他們也很痛心,一定會積極配合警方調查,早日將騙子繩之以法。
網購被騙得及時報警
馬女士告訴記者,警方查詢到她卡內的錢被匯到了工商銀行浙江杭州西湖營業廳的一個賬戶上。“淘寶賣家也是浙江杭州的,為什么會這么巧?”馬女士說。
對此,記者咨詢了山東王楊律師事務所的王建華律師。他表示,市民在網購時要有法律意識,要保護好自己的賬號、密碼,不要隨意將自己的信息透漏給別人。淘寶商家也要保護好客戶的資料。對方的行為已經構成了詐騙,市民在遇到這種情況后,要及時報警。
7月9日,記者采訪了解到,目前,警方正在對該案件進行調查。(劉燕 張身率)
[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