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神農架機場將于今年10月通航,屆時,神農架這個相對閉塞的“原始森林”與外界的距離將大大縮短。神農架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機場坐落在陡峭的山頂。為了修建這個機場,5座聳立的山峰被削平,數百個溶洞被填平。有網友質疑,此舉破壞當地
生態環境。當地宣傳部門回應稱,削山填谷為正常施工作業,不會嚴重破壞環境。(本報6月16日A23版報道)
神農架機場動工已兩年多了,現在機場啟用進入倒計時,卻引來社會各界的強烈質疑。盡管爭議來得有些遲緩,但終究還是件好事。填平為數眾多的溶洞 、削平5座山峰這樣的“大手筆”,當然會引發人們對生態環境的擔憂。
近年來,現代版的“愚公移山”接連上演。實際上,像神農架機場這么一個龐大的民生項目,事先應該經過環境評價,削平山頭后生態環境將會發生怎樣的變化,只有通過嚴格的環評才能搞清楚。而按照《環境影響評價法》的相關規定,除國家規定需要保密的情形外,對環境可能造成重大影響、應當編制環境影響
報告書的建設項目,建設單位應當在報批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前,舉行論證會、聽證會,或者采取其他形式,征求有關單位、專家和公眾的意見。然而,從目前種種跡象來看,神農架機場在開工前,既沒有舉行聽證會,也沒公開向公眾征求任何意見。在“神不知鬼不覺”的情形下,就開工建設了,直到現在快竣工、輿論提出質疑時,當地政府仍空口無憑地向公眾解釋。
面對這場公共危機,我們不得不追問一句,神農架機場到底有沒有環評報告書?倘若沒有,必須有人為此擔責;倘若有,就請有關部門盡快公之于眾,詳細說明這個項目對環境的具體影響,以及采取的環境保護措施。在美麗中國、生態文明的理念日漸深入人心的今天,無論“削山造城”,還是“填海造地”,抑或“削峰造機場”,都應以善待大自然 、促進人類與自然和諧為底線。那種只顧眼前利益、殺雞取卵的短視行為,在必將受到大自然懲罰的同時,更應在制度上受到懲戒。熱點評說吳睿鶇
(來源:半島網-半島都市報) [編輯: 曹海霞]
推薦閱讀
山大青島校區基建全面鋪開 八棟教工宿舍開建 雙山薰衣草廣場現雛形 櫻花大道梯田月底亮相 國內外專家"論劍"西海岸發展 為新區出謀劃策
今年525戶居民搬"新家" 危房改造10月底竣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