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知皓皓手里的水銀被取出后,皓皓的媽媽向記者講起了帶兒子尋醫問藥的經歷。
快報記者 侯曉麗 通訊員 李天一 攝影報道
來自淄博的7歲男孩皓皓因調皮打破
溫度計,使水銀進入了手中。之后,父母帶著他14天輾轉3家醫院也未能將水銀取出。幸運的是,6月9日上午 ,在煙臺毓璜頂醫院內,這個難題得以破解 。據了解,這是毓璜頂醫院成功接診的第二例類似病例。醫生建議,使用溫度計時要當心,一旦水銀進入體內,應及時到有條件的醫院去醫治,切勿盲目擠壓,那樣只會增加手術的難度。
□事發
孩子打碎溫度計水銀不慎鉆進手 “媽媽,我餓了!”6月9日下午,煙臺毓璜頂醫院手足骨科病房內傳來一陣孩子的聲音,他就是來自淄博的皓皓。
“都怪我沒看好孩子。”皓皓的媽媽吳金芝講起兒子,依然感到有些內疚。她告訴記者,5月27日上午,孩子趁她沒注意,拿著溫度計就往扣子的扣眼里戳,“扣眼比較粗,一不小心就把溫度計給打碎了。”吳金芝回憶道,當時孩子的小手上稍微有些刮傷,上面還有一些破碎的玻璃碴,水銀也趁機進了孩子體內。在另外一個屋忙活的她,根本沒有注意到孩子玩起了溫度計。
當天,吳金枝就帶著孩子去了淄博市淄川區的一家醫院,“但這家醫院沒敢接。”隨后,他們去了淄博市中心二院,“在醫院住了三天,全麻、局麻手術各做了一次,但是都失敗了。”吳金枝說,緊接著他們去了濟南齊魯醫院的中毒與職業病科,“那兒的大夫說要靠藥物來慢慢排出毒素,又住了一星期。”
□轉機
十多天輾轉求醫體內水銀終取出 吳金枝說,在這期間,孩子的手上和身上并沒有出現異常癥狀,但是十多天過去了,孩子手里的水銀還是沒有取出來,讓他們一家非常擔心,“當時在網上看到煙臺的醫院曾經治過這樣的病例,就趕緊過來了。”
9日中午12點手術結束后,皓皓的右手上纏上了厚厚的繃帶,據手足骨科副主任醫師林國棟介紹,再觀察個三五天,皓皓的傷口如果沒有感染,就可以出院了。
林國棟告訴記者,這是他成功接診的第二例類似病例,手術能成功全靠著他自己的摸索和創新。林國棟稱,皓皓手中的水銀在顯微鏡下看能有三四個米粒大小,分散在右手大拇指與食指中間。他在手術中反復用顯微鏡進行精準定位。
□建議
水銀進入體內切勿盲目擠壓
“溫度計很危險,使用應當心。”林國棟說,如果發生了類似的事情,市民切勿盲目擠壓,這樣只會增加手術的難度。
另外,如果水銀掉在了地上,是可以在地上找到的,這時最好不要用手去觸碰,“可以用掃帚把顆粒掃起來。”林國棟說,也可以用注射器把水銀吸起來,“醫學上都是用硫磺處理的,市民可以在注射器中加入硫磺沫,兩者進行化學反應后,會生成不溶于水的硫化汞。”
[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