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日,青醫附院東院內分泌科主任高燕燕在為甲狀腺病人義診。
在島城多家醫院的內分泌科中,甲狀腺病人占一半,居民體檢,甲狀腺病檢出率近30%,其中多為因吃碘過多導致。青島甲狀腺疾病高發,但仍屬于外環境缺碘地區,究竟該怎樣吃鹽?市民直犯難。專家稱,沒有甲狀腺病的市民可以常吃碘鹽但要適量,同時應定期檢查甲狀腺。
文/片 本報記者 楊林
糾結 患上甲狀腺病,不知如何吃碘 15日一早,在青醫附院東院內分泌科甲狀腺義診現場,近百名患者已經在現場等待,其中還有30歲出頭的年輕人。
“體檢結果顯示我有甲狀腺結節,家里人一聽緊張得要命,非要我來看看。”王先生2008年參加單位體檢時被檢出甲狀腺異常,但他沒有就醫。一年前,發現脖子開始變腫,王先生這才到醫院檢查,按醫生指導用藥后癥狀消失。
王先生告訴記者,海邊含碘的食物挺多的,這次來義診就是想問問究竟該怎么吃才能防病。在現場,醫生提醒王先生,今后要少吃
海產品。
“前幾天看報紙上說青島是缺碘地區,要吃碘鹽補碘,我們平時又常吃含碘的海貨,現在都不知道該怎么吃了。”與王先生一樣,61歲的張先生去年發現右手有點不聽使喚,還經常抖動,在醫院檢查后發現竟然是甲狀腺病變導致,服藥后病情好轉。雖然病好了,但他最關心“怎么吃才合理”的問題。
調查 看內分泌科,半數甲狀腺病人 近幾年,島城各大醫院內分泌科的負責人都有同感:青島的甲狀腺病人越來越多。青醫附院東院內分泌科主任高燕燕曾在濟南一家省級醫院工作過,“在濟南,醫院的內分泌科只有五分之一的病人是看甲狀腺,而在這里的內分泌科,一半病人是看甲狀腺。”
市立醫院內分泌科主任欒健稱,醫院接診的甲狀腺病和糖尿病患者各占一半。在海慈醫院,最近三四年,內分泌科接診的甲狀腺病患者開始明顯增多,最多時能占到當天門診量的三分之一。
由于甲狀腺疾病高發,青醫附院體檢科在3年前就把甲狀腺B超檢查加入到常規檢查套餐中。體檢中心主任王燕統計發現,在該院體檢過的市民中,有20%多的人被檢出甲狀腺異常。市立醫院體檢中心主任王愛民稱,在該院查出甲狀腺病變的市民占到近30%,很多單位開始在體檢中加上甲狀腺檢查這一項。
提醒 愛吃海產品,可少吃碘鹽 青島的甲狀腺病患者為什么越來越多?醫生普遍認為,除去遺傳因素和人們健康意識提高,檢測手段越來越先進等方面的因素外,放射性等環境因素增多、社會壓力越來越大,容易造成現代人的內分泌及免疫系統的紊亂,加大甲狀腺病變幾率。而青島地處沿海,空氣中碘的含量比內陸高,海帶、海苔、紫菜等高碘食物經常出現在居民的餐桌上,過多攝入碘,也是甲狀腺疾病多發的一個誘因。
欒健稱,沒有甲狀腺疾病家族史者,本身沒有甲狀腺疾病者以及甲狀腺過氧化物酶抗體檢查呈陰性者,吃碘鹽沒有問題,但要適量。0—3歲每人每日50微克,4—10歲為90微克,11—13歲為120微克,14歲以上為150微克,孕婦和哺乳期婦女為每人每日250微克,偏愛吃海產品的可以減少碘鹽用量。
“現在很多人一檢出有甲狀腺結節就嚇得吃不下睡不好,這完全沒有必要。”高燕燕強調,甲狀腺出現結節后要先分清是良性還是惡性,即使是良性甲狀腺結節也會隨著年齡增加會變大或者再長,病人要定期復查B超和看內分泌醫生。
青島去年新增 345例甲狀腺癌 根據青島市衛生局發布的2012年青島市惡性腫瘤發病與死亡情況,甲狀腺癌自2011年進入發病前10位,2012年位居第8位。2012年,青島市共報告甲狀腺癌新發病例345例,比2008年增長了168.89%。其中,女性甲狀腺癌254例,占全部病例的73.62%。甲狀腺癌平均發病年齡由2008年的51.01歲提前到2012年的47.33歲。
[編輯: 林永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