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人妻电影,成全世界免费高清观看,成全影视大全在线观看,日韩精品无码视频一区二区蜜桃

發現青島:沈鴻烈給回瀾閣題匾被日本人拿走了

2013-04-23 09:01   來源: 半島網-城市信報 手機看新聞 半島網 半島都市報

小字體大字體

  

1931年底至1933年4月,棧橋經歷大修,堤內新筑八角亭閣,定名回瀾閣



  

曾經回瀾閣上的廣告(資料圖片)



  “納涼采風夕陽下,觀海聽濤回瀾閣”,沈鴻烈觸景生情寫下的一首詩,為棧橋最南端這座雙層飛檐八角亭閣取好了名字“回瀾閣”,這里也成為青島十景之首。不過可能很多人不知道,這座亭子的設計是征集當時廣大市民建議修改的,沈鴻烈還親筆寫了匾額,后來卻不見了,有人說,被日本侵略者當成自己的“功績”拿走了。

  樣子征集了當時市民的意見

  走上棧橋,人們都會被眼前這座有中國傳統特色的亭閣吸引,即使現在,它的設計仍然能引領文化潮流、獨樹一幟。回瀾閣的建設本是當時青島市市長胡若愚的建議。“1929年底,進入南京國民政府統治時期,全國很多地方都在弘揚中華文化,青島那時只有天后宮和總兵衙門是中式建筑,其他都是西式的。所以胡若愚提議,在青島開發一批有自己特色的景點。但他只是有了提議,還沒實施就離開青島上北平當市長去了。接任的沈鴻烈市長將這些變成現實。”王鐸說。

  從1931年9月到1933年,投資25.8萬元,由德商信利洋行承包重建,將橋身延長,全部改用水泥鋪面,并設有排水設備,為了防止有人掉入海中在兩側安裝了鐵欄和鐵鏈防護。不僅如此,還在橋南端增添了個字形防波堤,以緩解海水的沖擊,而這次最重要的擴建內容便是在這防波堤上新建了一座雙層飛檐八角亭閣。亭身為彩色琉璃瓦,亭頂為金黃琉璃瓦覆蓋,亭內為二層環形廳堂,24根紅漆柱子及閣心的螺旋樓梯在當時可算是前衛設計。從亭閣往外望去,仿佛置身海中央,可以清楚看到碧海銀波、海鷗飛翔的美景。

  關于這座亭閣,王鐸說,它的設計起初不是這個樣子的。“雖說當時也設計成了八角飛檐,但是二層是不能上去的,只是個裝飾而已,底層為敞開式,便于游客觀看,不像現在是全封閉狀態。”為了便于記者能更直觀理解,王鐸將最初的設計畫了出來,乍一看去有點像蒙古包的樣子,只有一層而已,至于為何會變成現在這個樣子,王鐸解釋:“其實,這座亭閣的設計是征集全市市民意見而改造的。”

  原來,當時為了將這座亭閣建得更好,便將圖紙在報紙上進行了公示,讓市民提意見。最后綜合大家的意見,很多人覺得以前的設計太沉悶,這座亭閣的特點應該比較玲瓏才可以。所以才將最上面的比例加大,改成兩層。這個概念在當時是非常超前的,以前還沒有出現過兩層的八角亭閣,所以建成后,全國很多地方的人都過來觀看。雙層八角亭閣也成為中國建筑史上具有紀念意義的一處建筑。

  之后,在沈鴻烈的主持下,又陸續修建了水族館、海產博物館和魯迅公園等,青島的沿海景觀日漸豐富。

  沈鴻烈題的牌匾被日本人拿走

  再說說這回瀾閣的名字。民間說,這個名字是沈鴻烈起的,因為當時他來視察修復好的棧橋時,走上這亭閣,站立在窗前發現,一窗一景,一景一畫,青島灣的美色盡收眼底,當即賦詩一首:“漁舟夜泊棧橋西,人倚欄桿水拍堤,納涼采風夕陽下,觀海聽濤回瀾閣。”隨行人員齊聲叫絕稱說:“這個亭閣就取名‘回瀾閣’吧”。

  他還親筆寫下“回瀾閣”三個字,將牌匾掛于亭閣,自此,凡是到棧橋的人都會到回瀾閣上去看看。只是之后青島被日本所侵占,棧橋被封鎖了很長一段時間,人們只能在路過時遠遠看上幾眼,后來卻發現匾額不見了。有人說,在1938年日本第二次侵占青島時,將匾摘了下來,送到東京博物館作為其侵華的“功績”,而后來新中國成立后,很多人到日本尋找并沒有找到。

  之后,回瀾閣曾被作為茶室、報刊閱覽室、書畫陳列室等,經歷了多重角色。在新中國成立后,這里成為市圖書館閱覽室,到1952年給了中蘇文化館,成為中蘇文化閣。魯海說:“那時里面經常舉辦一些展覽,亭閣的牌匾也改成了‘中蘇友好閣’,由郭沫若親筆書寫。但奇怪的是,之后這個牌匾也不翼而飛了。”這兩次事件,讓人們懷疑,回瀾閣的牌匾似乎被冠上了消失的命運,讓這里變得更為神秘,現在的“回瀾閣”牌匾由著名書法家舒同所寫。

  回瀾閣對外收費,4元一位,但進去后卻讓人有些失望,“很多年以前我來過,當時是青島十景嘛,確實很漂亮。現在完全變樣子了,二樓的落地窗全被賣工藝品的擋住了,什么都看不到。一樓雖然擺著寫有青島歷史的屏風,但更多是被商販的廣告遮擋,完全沒了觀賞價值。”從安徽來的楊女士上來走了一圈,從窗戶上的狹縫中努力往外看了幾眼,失望地搖搖頭走了。

  幾十萬獎金尋“無字碑”之謎

  回瀾閣中有個秘密至今沒有完全破譯,那就是在回瀾閣門口擺放著的那塊大石碑,最頂端是一個五角星標志,石碑上卻空無一文,旁邊豎立著的解說牌上寫著“無字碑”。它是什么時候立的?為什么上面空無一文?

  無字碑現身于1999年4月份,棧橋大修時,為了能見到這塊傳說中的石碑,王鐸天天去現場察看,“石碑由兩色大理石鑲嵌而成,碑頭為三角形,上面有五角星浮雕,石碑的基座是3級大理石拼接的。令人驚奇的是,石碑平整如砥,有3毫米的磨痕。后來,經過考證,抹去的時間應該為1952年底,從碑的形狀來看,不像是中國傳統式的碑式,倒很像日本碑式。可能是日本占領青島期間立的。”

  無字碑“面世”后,就在島城引起了軒然大波。魯海說,為了查 清楚 它的真相,當時島城一家大企業曾經拿出 幾十萬的獎金,全國尋找無字碑真相。也許是無字碑的神秘、也許是被這豐厚的獎金吸引,一時之間,各種說法鋪天蓋地而來。有人說,1933年,沈鴻烈市長曾經來這里觀賞,他在上面寫下了“飛閣回瀾”四個字。可既然是沈市長所寫,字去哪兒了呢?

  有人則從1940年的施工賬單發現,這個碑上面是日本人所刻的一些賬單,有330多個字。如果這是真的,要在這塊長2.85米、寬1.4米的石碑上刻這么多字,有沒有可能呢?

  還有人提出,這上面曾經寫的是孫中山的遺囑。到了后來,又有人找到了1952年的施工的一項憑證,說石碑上曾經寫著一些反動言論,后來被磨了去刻上了毛澤東提出的“五愛”。這個說法,也經不起推敲,是些什么樣的反動言論?如果后來真改成了“五愛”,為什么又被磨去了呢。

  無字碑的真相始終沒有揭開,那幾十萬的獎金也沒能發出去。直到現在,仍然有不少專家或海外游客來這里探究根源,試圖解無字碑之謎,但都無功而返。

  曾有人把廣告做到閣上

  回瀾閣的美麗和它身上的神秘,讓更多人愿意走進這里。其實,從它建立之初,就已經深入青島人的生活中。因為回瀾閣,第十七屆華北運動會首次設置了跳水比賽,場地就選在棧橋,回瀾閣邊上。王鐸說:“那時每到夏天,回瀾閣上就會出現這樣一個景象,排隊等著在這跳水,排隊的人很多,老人、年輕人還有孩子,隊伍能繞著亭閣一圈。等排到自己的時候,站上大壩,擺出拿手姿勢一躍而下。有的用手捏住鼻子直接往海里跳,整個身體像個冰棍一樣,還有的則張開雙臂,像海燕一樣。除了個人跳,也有的會兩個人一起。那時棧橋上站滿了觀眾,鼓掌喝彩。”

  只是這樣的場景再也回不去,以前跳水的地方都是些海沙,海水不深,跳下去不要緊,但現在這些地方都變成鋼筋水泥了。

  說到回瀾閣的影響,就不得不提上世紀90年代的那件事,雙星把廣告做到了回瀾閣上,此事在當時鬧得可是沸沸揚揚。那時全國正掀起新一輪改革開放熱潮,為了擴大自己的知名度,雙星總裁汪海有了個大膽的想法,凡是來青島的人都要到棧橋上走走,何不在回瀾閣上打廣告!有了這個想法他便讓人去找當時的棧橋回瀾閣管理者—— 市文化館(市群眾藝術館前身)接洽,雙方達成共識,但只要一點:廣告牌必須是白天在遠處看不出來,晚上發光后才能看出的網狀結構的!但不久,金屬板材料的廣告牌將回瀾閣的側面擋了個嚴嚴實實,這一下在島城引起軒然大波。市民反對、老專家反對,人們甚至取笑汪海“想出風頭想瘋了”!反對聲音越來越大,市里相關部門紛紛出面,直到他接到時任青島市長的電話說:“市里都快炸鍋了,你就別折騰了,趕緊撤了吧”,汪海才趕緊將廣告牌撤了下來。不過也因此,他成為首個敢在回瀾閣打廣告吃螃蟹的人,他的這份膽識和想法至今說起來仍然被人肯定。

  這就是棧橋和回瀾閣的歷史,有喜有憂、有痛苦也有幸福!現在,我們更期盼著,幾個月之后,被重新加固和亮化的它,會以更完美、更健康的姿態出現。在下一個一百年、甚至下下個一百年,它都會跟青島人永遠生活在一起!城市信報記者 宮巖   (來源:半島網-城市信報) [編輯: 林永麗]

版權稿件,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相關閱讀

沈鴻烈 回瀾閣

?

熱門推薦

房產 | 旅游 | 教育

  1. <strong id="eai4v"><strong id="eai4v"></strong></strong>
    <strong id="eai4v"></strong>

    <bdo id="eai4v"></bdo>

        主站蜘蛛池模板: 诏安县| 阳城县| 晋中市| 桃园县| 巴楚县| 科技| 莲花县| 南丰县| 桐梓县| 墨脱县| 岫岩| 于田县| 子长县| 宜阳县| 辽阳市| 清苑县| 加查县| 施甸县| 宜黄县| 奉贤区| 泾川县| 新安县| 永康市| 广汉市| 六安市| 芒康县| 呼玛县| 大洼县| 乐清市| 页游| 那曲县| 苍梧县| 佳木斯市| 汶川县| 剑阁县| 澎湖县| 淮滨县| 黄浦区| 吉安县| 墨竹工卡县| 广水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