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醫學會神經內科學會副主任委員、天壇醫院副院長神內科主任王擁軍教授表示,神經內科抑郁焦慮高發,而患者接受診斷及治療的比例非常低,這一高一低的調查結果令人擔憂。
由中華預防醫學會卒中預防與控制專業委員會主辦的"陽光心靈——中國抑郁焦慮健康教育項目"日前公布調查數據。該項目自2012年9月啟動以來,在北京解放軍總醫院、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北京天壇醫院的神經內科吸引了近萬名患者參與調查。結果顯示,神經內科74%門診患者存在不同程度抑郁焦慮癥狀。而這些患者中既往接受藥物治療的比例僅為15%左右。
王擁軍指出,神經內科就診的患者經常伴發抑郁焦慮,二者的共病率很高。然而,抑郁焦慮障礙的低識別率、高誤診率和低治療率是一個長期存在的問題。非精神科醫生很少在臨床診療活動中識別患者是否患有抑郁焦慮障礙。
他介紹說,神經系統疾病伴發抑郁焦慮障礙的治療是要緩解癥狀,達到臨床治愈,最大限度減少病殘率與自殺率、提高生命質量、恢復社會功能。盡早診斷和治療對于患者來說意義重大,不僅可以幫助患者把握最佳治療期、預防非正常死亡、恢復身心健康,還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減少花費、降低疾病負擔,應引起社會各界的高度重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