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病死鳥類別亂動 據鳥類專家及鳥類愛好者介紹,每年
候鳥過境的時候往往就是非法捕鳥者大肆捕鳥的時候,山頭、湖邊、林地經常有細如發絲的鳥網等待飛過的鳥兒落網,對此,公安部門、林業部門一直對非法捕鳥售鳥人員采取嚴厲打擊。
“咱青島是候鳥遷徙的重要一站,如果在這個時候大肆捕殺候鳥,無疑是阻斷候鳥的遷徙路線,會給鳥類生存繁衍帶來致命打擊。”張世平介紹說,不僅鳥類自身遭受迫害,久而久之還會影響鳥類上端下端的生物鏈,進而影響到生態平衡,最終受害的將是人類自己。
據介紹,為了減少對候鳥遷徙的影響,也為了避免接觸可能隨候鳥“北上”的H7N9禽流感,林業部門今年將取消春季候鳥環志,候鳥監測人員改用望遠鏡監測候鳥,一旦發現野外有生病或死亡的鳥類,將立即上報動物檢疫部門。據了解,監測情況每五天向上級林業部門匯報一次。
除了專業人員,普通市民在遇到受傷或死亡的飛鳥家禽也不要私自處理,而應該第一時間聯系動物防疫部門以作妥善處理。記者 景毅
候鳥過境不必緊張 有觀點認為 ,隨著北方氣溫升高,鳥類活動開始北移,這也是造成病毒“北上”的因素之一。專家表示,近期正是大批候鳥從長三角經過我省沿海的高峰期,但市民不必恐慌。
15日,山東教育學院教授、著名鳥類生物學專家馬金生介紹,目前世界上有八條候鳥遷徙路線,其中經過我國主要有中、西、東三條路線,在這三條線中,東線與此次H7N9禽流感關系最為密切,大致路線為:從澳大利亞到我國東南沿海到長三角到渤海灣(黃河三角洲),再到日韓或我國東三省地區直至東西伯利亞,此次禽流感就發生在這條線上的長三角一帶。而在山東境內,遷徙路線要經過我省沿海,尤其是黃河三角洲。
每年3月中旬至5月上旬,大批候鳥在這條線上向北遷徙,4月達到高峰。據介紹,每年華東地區處于遷徙期的候鳥有230多種,包括雁鴨類 、涉禽類(如鷺類 、鸛類、鶴類)、鷗類和林鳥,馬金生認為,與H7N9禽流感有關的主要應是雁鴨類候鳥。
他同時表示,盡管未來半個月將迎來候鳥遷徙高峰,但市民不必恐慌,因為候鳥大多
棲息在野外,與市民直接接觸的機會很少。而且再過20多天,候鳥遷徙就將結束。據《齊魯晚報》
人從野鳥處感染病毒很難 近日,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動物疫病研究組組長何宏軒稱,現正值野鴨等候鳥遷徙的季節,但人直接從野鳥處感染禽流感病毒是很困難的。
何宏軒表示:“從以往的禽流感病毒傳播來看,禽流感傳染到人都需要一個中間宿主,目前H7N9還未找到中間宿主,未查出疫情就大規模殺鳥是不科學的,大家不要見野鳥就恐慌。”
與此同時,何宏軒提醒大家不要食用野生鳥類,“食用野鳥,雖不易感染禽流感病毒,但野鳥身上可能攜帶其他病毒,如狂犬病、登革熱病毒”。據《北京晨報》
(來源:半島網-半島都市報) [編輯: 李敏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