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島也有了‘太空艙’客棧了!”1月14日,來自湖南的游客一家三口來到天津路11號“太空艙客棧”(起初命名為“膠囊旅館”),看到了剛剛登陸島城的“新玩意”。可惜由于沒有對外開業,他們未能嘗鮮。
在工作人員的帶領下,記者在客棧里轉了一圈,這里鄰近
劈柴院南側,客棧內每個客房內長為2米、寬1米,高 1.2米,普通身高的人住在里面十分寬松,小客房每間只能入住一個旅客,里面準備了壁掛型的液晶電視機和折疊式電腦桌,還有小臺燈。旅客看電視的時候需要戴上耳機,這樣就可以不影響他人休息了。出于對旅客隱私考慮,客房外有個竹簾子,睡覺前可以從里面拉上簾子,這樣就有了一個自己的私人空間,十分隱秘。另外,這里還專門給大個子旅客提供了專門的床位,屬于這里的豪華間,比普通的客房大一倍,收費高 10元左右。而為了預防在里面吸煙,房間內安裝了煙霧報警器。
據該客棧的負責人王見平介紹,這個客棧還沒有對外營業,預計年后會接納旅客,目前總共有 100個太空艙睡眠床,比位于西安的全國最大的膠囊旅館92間客房還多,這一個房間造價大約是 8000元人民幣,旅客住在里面就好比在太空艙里一樣,黃色外殼。由于現在屬于旅游淡季,初步定價對外每個客房收費45元,等到旅游旺季收費標準會有所提高。
王見平說:“這里原本是劈柴院的一個文化大院,后來被他接手過來,開了這樣一個太空艙客棧。目前這個客棧總共四層,每個樓層的都有公共衛生間、淋浴間、娛樂室和感應儲物柜,游客們不必擔心在這里存放東西不便。出于消防隱患考慮,客房內不僅有煙感器和噴淋滅火設備,床頭還有小型滅火器,而且太空艙外部材料是鋼框架結構,包裹著絕緣材料,十分安全。”記者 何毅
■新聞鏈接
膠囊旅館 膠囊旅館最早出現在日本,也被稱為太空艙酒店、節能青年客棧等,大多在繁忙的都市地區,是日本極有特色的、充分體現日本資源節約與空間創意的便捷式旅館。而發明它的人主要考慮在東京打車很貴,上班族有時加班到半夜,就到膠囊旅館住一晚。正因為日本普遍的加班文化,促使了膠囊旅館的誕生。首家膠囊旅館出現在1979年。1985年,隨著國際科學技術博覽會的舉行,為容納大量觀光客而緊急修建了一批膠囊旅館。膠囊旅館的住宿費比普通商務旅館便宜一半,約為大賓館住宿費的1/5。由于日本經濟持續不景氣,有些單身漢干脆把“家”安在膠囊旅館里。因為價格低廉,一般選址又在電車站旁邊,交通方便,膠囊旅館也成為年輕人旅行時的歇腳處。
膠囊旅館因其低碳排放、經濟實用等諸多優點,已被美國、法國、韓國等國紛紛效仿,入住率都相當高。
2011年,中國首家膠囊旅館現身上海。之后,北京、西安、昆明 、重慶等城市均有膠囊旅館建成開業。
(來源:半島網-半島都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