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洋
80歲的原市
政協委員汪洋為了幫居民解決供熱問題和女兒“接力”提
提案,終于解決了難題,而作為臺胞臺屬僑眷的她更是在早期青島招商引資中牽線搭橋,如今剛卸任區政協委員仍在提建議;55歲原市政協委員王靜霞履職三屆提了200多條提案,為給學生爭取1元車費連續3年寫提案,問題得不到解決就寫“不同意”;33歲市政協委員張蘭蘭去年第一次擔任市政協委員,履職過后看到一些熱點話題感覺自己不再是“局外人”,經常會問問自己能不能把這些期待帶到會上。
“我剛剛結束了自己擔任政協委員的生涯,但以后有問題還是要通過女兒和其他途徑帶到會上去。”1月5日下午2時許,經市政協委員活動室推薦 ,記者在市北區嘉定路的一處居民樓內見到了80歲的汪洋。記者了解到,她曾擔任第七、八、九屆的市政席委員,擔任七 、八、九、十一屆的區政協委員。采訪中,汪洋稱自己三屆市政協委員提了近70個提案,曾堅持一個提案四年幫居民解決問題。
今年80歲的汪洋回憶說,1988年她剛擔任政協委員,當時新委員的培訓還沒有現在這么健全,所關心的問題還沒有現在這么廣泛。“我作為臺胞臺屬和僑眷,在大背景下關心的還是祖國統一問題。”汪洋告訴記者,那時候兩岸剛開始交流,她16歲的時候離開臺灣到上海,后來來到青島工作。“我曾經因為在政協會議上作關于祖國和平統一內容進行大會發言被關注,1992年我去臺灣經由香港轉機被攔下,后來通過各種協調才得以到臺灣見父母。”汪洋說,這次和父母見面離上次已經有40年的時間。“后來政策不斷放寬,現在已經可以自由來往。”汪洋告訴記者,她為了祖國和平統一做出的努力得到了肯定,曾作為青島市唯一的代表領取全國愛國奉獻獎。汪洋告訴記者,三屆 15年的市政協委員生涯中,她提出各方面的提案共有近70個。
“我有一個提案可以說是堅持了四年,和女兒接力完成的。”當記者詢問是否有些自己比較滿意的提案辦理時,汪洋舉了一個很民生的例子。“有小區居民來給我反映小區供熱問題。”汪洋告訴記者,當時小區建設的時候都安裝了暖氣設備,居民在買房的時候錢都交了,但一直沒有給供暖。居民多次找到開放商也沒有給解決,最終找到她希望能帶到會上去。汪洋說,這個問題她從市政協九屆會議的時候開始提出來,等到她九屆委員任職結束還沒有解決。“第十界的時候我就不再擔任市政協委員,正好我女兒被選上,我就讓她接著提這個問題,終于解決了。”“我剛剛結束自己的政協委員生涯,這次的區政協選舉后我不再擔任區政協委員。”汪洋告訴記者,當自己不擔任政協委員的時候,她也跟擔任政協委員的女兒進行溝通交流,將自己的一些想法表達出來。“我現在也是很喜歡看報紙看新聞,關注的話題以后也可以讓女兒給帶到會上去。”
談到現在生活的變化,汪洋說單是“兩會”的溝通渠道就有了很大的變化。“我看到現在報紙上兩會‘好聲音’等欄目讓市民也可以提出意見建議,讓代表委員幫忙帶到會上去,這和普通老百姓的互動方式很不錯。”汪洋告訴記者。
文/記者 郝園園 圖/本報記者 孟達
(來源:半島網-半島都市報) [編輯: 宋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