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些食品的外包裝上大都標有營養成分表。
半島都市報12月25日訊(記者婁花) 市民購買預包裝食品將有新的參考信息,明年1月1日,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預包裝食品營養標簽通則》正式實施,除個別種類外,預包裝食品必須含有營養信息標簽。能量、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和鈉的含量必須標注。“高鈣”、“低脂”等信息不能隨意標注,相應營養素含量必須達到規定值。
12月25日,市食安辦邀請食安專家,青島市產品質量監督檢驗所食品化工部主任、營養與食品安全博士張輝珍對新國標進行了詳細解讀。
預包裝食品,是指預先定量包裝或者制作在包裝材料和容器中的食品;包括預先定量包裝以及預先定量制作在包裝材質和容量中并且在一定量限范圍內具有統一的質量或體積標識的食品。張主任介紹,新國標要求所有預包裝食品標簽上都必須強制性標注能量、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和鈉。這5種核心營養素的含量及其占營養素參考值的百分比也應該同時標注清楚。按照規定,2013年1月1日后生產的食品,必須按照《通則》進行營養成分標注。未進行標注的產品將不得進入市場銷售。
大量攝入反式脂肪酸是近年來心血管病高發的重要誘因,人們也因此開始重視它在食品中的含量。張主任介紹,日常生活中,含有反式脂肪酸的食品很多。新“國標”規定,食品配料中含有以氫化油和(或)部分氫化油為主要原料的產品,如人造奶油、起酥油和代可可脂(未使用氫化油的除外)等,也應標示反式脂肪(酸)含量。
市面上 ,一些餅干和糕點為突出健康理念,在其食品包裝袋上標注“低糖”甚至“無糖”的字樣,而一些則特別注明“高鈣”。張主任解釋,今后,企業必須用數字說話,把糖分的含量標明,或者采用“不添加蔗糖”之類的說明性文字把低糖或者無糖的原因講明白。
此外,也有些可以不標注的食品,如包裝的生肉、生魚、生蔬菜和水果;或者現制現售的食品;以及每日食用量不足10克或毫升的調味品:味精、醋等,甜味料:食糖、淀粉糖、花粉、餐桌甜味料、調味糖漿等,香辛料:花椒、大料 、辣椒、五香粉等。
營養信息標簽這樣看
在很多食品的營養標簽上,除了標注營養成分外,還標有營養素參考值(NRV)。張主任表示:“很多消費者反映看不懂食品營養標簽,很大的原因在于他們不了解這些含量標識數字的含義。其實,食品營養標簽上還同時標示了所含營養成分占營養素參考值的百分比。只要消費者注意觀察營養素參考值,看懂營養標簽就會變得很簡單。”張主任介紹,如果消費者一時看不懂營養成分表,可以把NRV作為標尺。“100%就是人體一天的正常需求量。”張主任說,營養素參考值NRV可以幫助消費者避免過量攝入營養。比如一款餅干100克的能量的營養素參考值為24%,蛋白質的營養素參考值為12%,也就是說吃100克這種餅干,就能獲取成年人一天所需能量的24%,以及一天所需蛋白質的 12%。同時也意味著,一天吃400克這種餅干就能滿足能量的需求 ,但是蛋白質攝入量只有48%,因此需要補充其他的高蛋白食物來平衡。再比如,市民一天吃的幾款食品中,鈉的NRV數值相加已經接近100% ,那么接下來的飲食中就要盡量減少鈉的攝入。應該注意的是,NRV值是指導正常成年人保持健康體重和正常活動的標準,而市民因性別、體重、年齡、體育活動的不同,每日所需的營養元素與此數值會略有差異。
為什么要標
慢性病患者可按標簽挑食品
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開始重視各類營養成分的攝入,食品標注營養標簽有利于市民挑選。“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在人體代謝中有一定的轉化關系,并在代謝過程中產生能量,供人活動需要。”張主任介紹,不合理的飲食結構,長期過量攝入高脂肪高蛋白食品,同時缺少運動,是不利于健康的。今后,高血壓、高血脂的市民可以多留心一下營養標簽上的鈉含量,而要減肥的人則可以多關注一下能量、脂肪。
“如果消費者能看懂食物營養標簽所提供的信息,那么就能通過閱讀營養標簽,對食品進行合理的挑選。做好飲食加減法。”張主任表示,不過也不能因為有了營養標簽,就敞開胃口大吃特吃,畢竟營養標簽目前只涵蓋了預包裝食品,而人們一天的飲食還包括其他很多食物,均衡膳食做到營養平衡最重要。
文/記者 婁花圖/本報記者 張偉
(來源:半島網-半島都市報) [編輯: 李敏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