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延安二路小學的一年級班主任潘軍麗老師既教數學又教語文,潘老師上課時把教室當舞臺,上課又唱又跳,教室里沒有講臺,便于展示自己的肢體語言,上課就像演小品。平常班里孩子一有矛盾,潘老師就會趁中午時間開個小型會議,只要一開會,犯錯的孩子自己就知道潘老師為什么要開會,在會上會主動承認錯誤。
11月29日,記者走進了潘軍麗老師的課堂。整個教室里沒有傳統意義上的大講臺,黑板前擺放著一張學生課桌,潘軍麗老師的教材就放在桌上,電腦桌則靠著墻角,整個黑板前面空蕩蕩的,像潘軍麗的舞臺。“大家看,這分物體里有一塊正方體藏在了另一塊的下面,大家能找到它藏在哪了嗎?”盡管上的是數學課,潘軍麗的講演中還是少不了幽默的語言和大幅度的肢體動作。
“我們的老師都沒有講臺,這樣能更好地在學生面前展示自己的肢體動作,讓整個課堂都活起來。我上課有個習慣,就是把自己變成孩子們的姐姐,讓自己的課堂語言,還有動作都更貼近孩子們 ,讓他們覺得和老師沒有隔閡。”潘軍麗告訴記者,自己平常非常愿意看少兒節目,尤其關注主持人的語言、表情和動作,潘軍麗上課的時候,就會把自己當成參加電視節目的主持人一樣,用自己編的歌曲或者順口溜,配上肢體語言,一堂課蹦蹦跳跳地就結束了。“我上課還有一個特點,就是經常在學生們面前夸自己,比如板書完了以后,我有時候就會在孩子們面前說‘我寫的黑板字真漂亮,你們覺得呢’,然后同學們在下面就會覺得,老師的黑板字真的挺漂亮。再比如我穿了一件新衣服,就問學生們覺得老師漂不漂亮,他們會說漂亮,有的還會說比自己的媽媽還漂亮。經常這么在孩子面前表現自己,他們就會特別崇拜老師,等孩子們對自己的老師有崇拜的感情以后,就會很相信 、很聽老師的話,也特別希望得到老師小小的鼓勵。”
在課堂中像個活潑的大姐姐,在課后潘老師更像孩子們的媽媽,“比如冬天還有同學拿礦泉水瓶裝水,就會提醒他們冬天到了,瓶子也該穿棉襖了,讓孩子們跟家長說說拿個保溫的水杯。低年級的孩子有的甚至還會尿褲子,一發現趕緊得先給家長打電話,再立刻給孩子收拾。這些事都是瑣碎的小事,其他的小學老師也都會去做。”
低年級的孩子下課一起玩的時候,有時候難免要推推搡搡,有的孩子可能還會被其他學生打,這種情況很常見,如果一遇到這種情況就打電話告訴家長的話,那就麻煩了。“被打孩子的家長擔心自己的孩子在學校經常被欺負,打人孩子的家長懷疑自己的孩子是先被別人打后才還手的。所以一般遇到這種小矛盾,我都不愿意上升到家長的層面,而是利用中午或者課間的時間,開個小型會議。”
這個小型會議潘老師是怎么開的呢?“我會先這么說,我聽說有個班的兩名同學今天課間的時候出現了小摩擦,還打了一架,再問孩子們覺得這種現象好不好。孩子們就會在下面你一言我一語地告訴我 ,今天我們自己的班里也有小朋友打架了,那打人的孩子就只好自己站出來承認錯誤了,當著大家的面,兩個孩子擁抱后就和好了。”孩子們的世界很單純,打架的事情也沒必要上升到惡劣行為中,只要簡單教育就能制止。
在班級出現問題時,潘老師會開小會。而在平常,潘老師的班里有一套獎勵機制,比如上課回答問題積極、聲音洪亮就能得到“小笑臉”,累積 20個“小笑臉”就能得到“小紅旗”,得到一定數量的小紅旗以后,就能當值日班長,這個學期3個月的時間,班里已經有近半的學生都當過值日班長了。“值日班長幫助老師管理班級,每個孩子都有機會,只要在課堂里表現得好,得到全班同學的認可,就能當值日班長。當班長的時候孩子們特別積極,他們也有小小的責任感。”
這些老師的故事,是否讓您聯想起身邊的老師?如果您身邊也有讓人感動的好老師和好校長,請與本報聯系推薦,推薦活動持續到12月底。個人推薦請撥打80889419,團體推薦請將好老師事跡材料通過E-mail發送到
[email protected]。
推薦好老師的市民將有機會得到獎品,只要您推薦的好老師見報,就能獲得獎品。粉紅絲帶基金會為在信報見報的好老師提供一張價值330元的健康體檢卡和全年信報報卡一張,領取獎品的地址是南京路110號半島都市報社大樓13樓,數量有限,送完為止。文/圖 記者 王榮
(來源:半島網-城市信報) [編輯: 李敏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