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大白菜0.1元一斤,沒人要
種植分散、信息不暢,種菜更像是在賭菜
膠州大白菜價格堅挺,普通大白菜就沒有那么好的運氣了,今年青島白菜滯銷,每斤的批發價格甚至跌至1毛錢以下,最受傷的還是家有一畝三分地的小農。近日,記者調查發現,不知道從什么時候起,種菜變成了“賭菜”:便宜的時候希望來年能貴,貴的時候則不愿意放棄種植。
近兩年的白菜滯銷,每斤的批發價格甚至跌至1毛錢以下,著實讓菜農很受傷。就在愛心收購王大姐家的白菜之前,10畝的滯銷白菜愁得她睡不著覺,丈夫更是直接放棄白菜,轉而去給別人開車拉雞糞賺錢,記者和王大姐來到地頭,看著滿眼綠油油賣不出去的大白菜,記者問王大姐明年是否還種白菜,王大姐想了一下告訴記者:“看情況吧,感覺差不多了還要種,不種白菜種什么啊。”
王大姐之所以還要接著種白菜,其實還是看著村里面有人種白菜賺了錢,“2009年的時候賺錢大家都知道,其實今年我們村也有人白菜批發賣到了4毛一斤。”記者了解到,就在11月初白菜出現滯銷苗頭之前,每斤的批發價格一直在3毛至4毛徘徊,“有的人種的白菜稍微早一點,提前幾天進市場就賺錢了,我們這些晚幾天下菜的農戶就賠了。”王大姐覺得,如果來年稍微白菜稍微早點種,或許就能賣個好價錢。
菜農也有市場意識,可是他們進軍市場的能力實在是有限,王大姐的丈夫之所以寧肯選擇拉雞糞賺錢,也不愿把自家白菜運到市場上去賣,有他自己的說法:“白菜價格高,就有人來拉貨了,白菜價格低,拉出去賣也賺不了錢。自己拉著白菜進社區,社區肯定不讓進,隨便找個橋下賣菜,來回都不夠油錢,我們這些菜農小戶一旦發現蔬菜不賺錢,就只能往少賠錢上努力了。”
白菜滯銷的大行情讓菜農無可奈何,但是通過兩次愛心收購的采訪記者了解到,對于準備獻愛心的個人和企業來說,尋找滯銷白菜更是難上加難。李家女姑社區的李主任告訴記者:“由于信息不通暢,愛心收購的人要找到滯銷白菜,成本確實有點高,我們不可能每個鎮都打聽一遍。”
今年值得注意的是,白菜滯銷的現象主要集中在平度和即墨,膠州白菜滯銷的現象并不明顯,同樣是白菜,為什么差距會這么大?店東村的林萬升說:“因為膠州大白菜有名啊,我們這的白菜沒人知道,怎么能吸引大客戶。”
除了名氣不行之外,農超對接也不穩定,散戶的分散種植是超市比較顧慮的原因,家樂福超市采購部的崔經理告訴記者:“如果不是愛心收購我們都不知道這個地方有白菜,但是現在來看,種植戶太分散了,短期對接可以,長期合作還要商榷。”由于店東村白菜都是兩三畝的散戶種植,種植區分散,沒有統一的領頭人,在超市看來穩定性很弱。
蔬菜加工廠減少了白菜的儲存也是今年白菜滯銷的一個原因,青島鑫盾蔬菜加工廠的經理劉廷揮向記者坦言,今年加工廠的冷庫中1噸白菜也沒有存,“連續兩年血本無歸,今年說什么也不存了。”
據了解,今年青島市白菜單產達5500公斤/畝,比去年增400公斤,總產量增產8% 左右,也就是說,今年冬儲大白菜一上市就將會遇到供過于求的市場行情。政府部門很早就采取了措施,如加強信息發布,開辟蔬菜產銷專線等,但這些措施并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對于今年白菜市場現狀,市商務局劉芳巡視員表示:“只有發展品牌農業、規模農業、訂單農業,加強農產品冷鏈物流體系建設,不斷提高農產品生產流通的組織化 、現代化程度,才能提高抗市場風險的能力,種植戶才能從中獲得規模效益。” 文/圖 記者 寇峰
(來源:半島網-城市信報)
版權稿件,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