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陽節,相信這一天大多老人們都能感受到幸福,因為他們或有家人陪伴,或有社會團體看望,這都能讓他們開心上很久。但對失智老人而言,他們這一天記憶里的快樂也許只有幾分鐘。10月23日,信報義工們走進青島唯一一個收治失智老人的登北社區老年公寓,大家愿意用一上午時間,給老人們留下記憶中幾分鐘的快樂。
請假曠工,只為看望老人 10月23日,對很多信報義工來說,這一天是忙碌的工作日。得知當天要去市北區登北社區養老院看望那里的老人,大家報名卻很踴躍,這其中不少人打算請假或者曠工去。“我今天上班,活動時我可以稍微早點走嗎?”“我逃班過來的,正好今天不忙。”
此前報名時,義工張家成告訴記者,他要開一家餐館,最近幾天裝修正需要有人盯著,“我對象在家盯著,我自己去看老人。”然而當天上午10點,張家成與妻子卻成了首先趕到養老院的義工,“我們怕耽誤時間,打車過來的,今天上午先不去看店了,過來看看老人。”張家成的妻子鄭國瑩說。
“我們一個同事早上四點半起的床,下了早班我們一起過來的,我們幾個下午上班。”公交208路隊王愛娜說,她與5位同事一起來到養老院,“我提前一天回家看了老人,今天有這個機會就和同事們來看看這里的老人。”王愛娜說。
“很抱歉我們遲到了 ,有同學剛下課……”上午十一點,青島科技大學經管學院暖心愿社團的7名學生氣喘吁吁地趕到,“我們九點從嶗山校區出發的,坐公交車走了大約一個半小時才找到這里。”暖心愿社團的劉藝說,“要不是今天其他人有課,今天會有更多人來。”
76歲老義工感動年輕人 因為看望的老人大多是失智老人,為了避免人太多影響老人休息,記者盡量控制報名義工人數,但二十多名義工進入養老院,還是讓不大的空間顯得擁擠。
孫院長向義工們介紹了這個養老院的情況后,一位頭發花白的老阿姨不斷地感謝信報義工,可以在工作日來看看這里的老人們。這位老阿姨名叫王煒,今年已經76歲了 ,孫院長說,王阿姨并非養老院的工作人員,而是一位常年在這里幫忙的老義工。“我就住在旁邊,四年前開始我每天過來,教老人們唱歌、做操。每天我來陪這些老人,我能讓自己更年輕,多做運動我也可以防止患病。”說著,王阿姨帶著養老院里的十幾位老人唱起了《東方紅》,“他們只會唱這些老歌,別的也不愿意聽。”一曲唱罷 ,王阿姨的嗓子有些沙啞。滿頭白發的老人在毫不保留地照料失智老人,老義工的舉動,讓在場的年輕義工們感動不已。
失智老人向義工致謝 孫院長說,為了迎接重陽節,有的老人被兒女接回家了,其他的16位老人就在養老院過節,廚師也準備了豐盛的午餐。“你們能來老人們就很滿足了,你看他們今天多高興。”義工們與老人一起聊天唱歌,眼前這些七八十歲的老人們更像是一群小孩。
不過,這里的老人畢竟失去了記憶,他們時而反常的舉動和話語也讓義工們有些不知所措。“你吃飯了?我餓了 。”“我也沒吃,把我餓壞了 。”這是剛剛吃過午飯后兩位老人的對話。午飯后,一位八旬老人坐在沙發上盯著電視,記者試圖與她聊天,她只能聽懂青島話,在與記者和義工們聊天時,她說自己剛退休兩年……
“這些老人有時候清楚,但是犯病后什么都不知道了,他們會像孩子一樣哭鬧。”孫院長說,在老人們短暫的記憶中,記住更多的是養老院,而不再是親人,他們發自內心的快樂也許只有幾分鐘。
“謝謝你們來。”當青島科技大學的義工們收拾餐具時,一位八十多歲的阿姨慢慢合起雙手,有些含糊不清地對義工們說出這幾個字。圖/記者 李雋輝 實習生 周杰 文/記者 紀國亮 (來源:半島網-城市信報) [編輯: 李敏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