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誰在抬高景區門檻
按國家發改委有關規定,景區門票價格調整頻次不低于3年。許多景區最近一次價格調整是2008年前后。今又龍年,一些部門正好為“價格調整”開綠燈。在門票高漲的同時,游客不禁要問:到底是誰在“抬門檻”?
各項支出都向門票“伸手”
據了解,基礎設施建設資金投入高、運營成本上升、旅游產品單一是國內景區門票不斷攀升的主要原因。
“九寨溝門票收費主要有兩個作用:第一是控制游客數量,第二是補充景區各項經費支出?!本耪瘻巷L景名勝區管理局局長章小平說,“景區的事業性支出 、建設資金支出 、日常資源保護的經費,都要向門票‘伸手’?!绷硗?,九寨溝管理局2002年起關閉了景區內所有家庭旅社,每年要撥款800萬元作為景區居民的基本生活補助費,同時安排了600多名溝內居民從事環境保護和經管服務工作,這些支出都靠門票和車票來補貼。近年,景區工作人員工資上漲,也是運營成本上升的一個因素。
外國不少景區會利用自身資源從事商業開發。比如法國盧浮宮,主要途徑包括設立營業攤點、場地出租以及外部贊助等。而我國景區多數單純依靠門票作為主要收入。對此,中國旅游研究院區域旅游發展與規劃研究所副所長馬曉龍表示,依托拓展服務性產品內容、增加服務性贏利點才是景區實現可持續發展的方向。
地方政府支持門票漲價
據中國旅游研究院的測算,在人們出行旅游總消費中,門票支出占比大概是7%~8%。專家認為,進一步降低門票價格是提升游客滿意度的重要方向。但當前一些地方景區正在醞釀或掀起的漲價風表明,景區門票正偏離公共性和公益性。
從定價機制看,我國旅游景區的門票定價權在地方政府,而景區收益往往與地方財政收入有一定關聯,因而地方政府客觀上存在支持門票漲價的動機。尤其在中西部地區,景區收入往往是地方財政收入的重要組成部分。
而在一些旅游大國,國家級公園和公共博物館的門票價格政策,一般是由文化部及其下屬的公共機構統一制定,并有立法保證,不可隨意調高票價。對此,專家表示,景區作為優質的公共資源,不能成為個別群體牟利的工具。據《人民日報》
版權稿件,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