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雪(中)與嘉誠(右)在一起上課,兩人都是自閉癥患兒
個訓課上,小雪在老師指導下專注地認圖形。
3月31日,市南區教育幼兒園第二聯合黨支部的黨員干部到夢圓兒童啟智中心看望自閉兒。
今年6歲的小雪喜歡大笑、喜歡鼓掌、喜歡注視別人,如若不是看到她經常會興奮到抓人眼鏡等過激表現,記者完全不會認為她是一個自閉癥患者。有些在常人看來很簡單的技巧或者事情,如果他們不是很感興趣,則需要老師不停重復地刻板教授,自閉癥兒童才能逐漸模仿,但時間一久又會遺忘。這些自閉癥兒童,卻往往又有著與其他人所不及的特長,對于感興趣的東西能快速模仿記憶,教育“星星的孩子”最講究因材施教。
握著手用力晃這是跟你打招呼 “小雪,回答對了問題心里美不美?”還未打開個訓課教室的門,記者便聽到一個小女孩脆生生地回答道:“美!”,緊接著便看到這個漂亮的小女孩,臉上掛著甜美笑容“美”得拍手跺腳。看到有生人到來,她揮舞著手不停地回頭看。
見到此情景,記者一路上的忐忑之情瞬間消失,“小雪,早上好。”跟她打招呼后,小雪突然走過來,握起記者的手很大力地晃了起來,看到記者手足無措地杵在一邊,她反而惡作劇得逞一般咯咯大笑起來。課后王老師說,這是小雪在以她的方式跟人打招呼。
個訓課上,記者的旁聽引得小雪時不時回頭觀望,心不在焉的她回答問題時也頻繁犯錯。“今天星期幾,剛才不還說星期一嗎,這會怎么又成了星期四,能不能不胡說了?”面對王老師的“嚴厲”提問,小雪笑嘻嘻地大聲回答道,“不能。”而每次當小雪回答對問題,王老師則會一邊說“做得好”一邊與小雪擊掌。
一個故事講七天才勉強會復述 今年26歲的王琦老師已經負責小雪的個訓課兩年了,她回憶說,剛見到小雪時她個子小小的不愛搭理人,理解力與注意力都相當差,甚至分不清最基本的紅黃藍綠色,要求她回答問題時經常會不耐煩地大喊大叫。經過兩年的特殊訓練,小雪的控制力有了很大的提高。
在記者旁聽的七天里,王老師講了一個“小豬洗澡”的故事 ,小雪才能在王老師的提示下勉強復述下來。而這個只有短短幾句話的故事王老師每節課至少得復述十幾遍。由于經常被“你我他”的指代混淆,故事中的“不和他玩”小雪索性說成“不和玩”。“這個故事給正常孩子講三遍就能記住了,而自閉兒童理解能力較差,很多時候講上百遍他們都未必能記得,所以他們每學會一樣東西時我們的喜悅感也會加倍。”王老師說。
本版文/圖 記者 陳界交 劉敏(署名除外)
一堂個訓課,眼鏡被抓掉十幾次 在對教學內容與教學模式有了最基本的了解后,記者在王老師的指導下給小雪上了一節個訓課。在課桌上,記者依次擺放了四個黃色的塑料雪花片與兩個紅色的雪花片,向小雪提問桌上共有幾個雪花片。小雪一一用手指數過桌上的雪花片后回答道,“123456,6個。得到記者的肯定后,小雪停頓一會后指著自己喊道“做得好”,接著伸出自己的雙手與記者擊掌。
隨后記者將桌上紅色的雪花片與黃色的雪花片調換位置,再問小雪桌上共有幾個雪花片時,她隨意瞟了一眼桌上的雪花片回答道“5片”。記者不停地暗示只是把顏色不同的雪花片換了位置,而且她剛剛回答對了,在又回答了兩次都沒有得到肯定時,小雪突然生氣地大叫起來,并且一把扯下記者眼鏡攥在手中,然后開心地咯咯大笑起來。一旁的王老師趕緊從小雪手中取回眼鏡,并警告道再敢亂摘記者眼鏡要起來罰站,面對王老師的批評小雪收斂了笑意,很乖地回答道“不摘了。”可沒過幾分鐘,小雪再次突然襲擊快速扯下了記者的眼鏡,一節課下來記者的眼鏡被小雪反復抓掉十幾次。
“我們老師和小雪的家人都不戴眼鏡,她看你戴著眼鏡覺得很好奇,而且分散了她的注意力,才會一遍又一遍地抓掉你的眼鏡。”課后王老師分析說,很多時候自閉癥患兒的動手能力都比較差,但是當他們面對感興趣的事物時出手卻是又快又準,老師經常一不留神就防不住,有時甚至會受傷。
“星星的孩子”也渴望走入別人的世界 “玫瑰紅 玫瑰黃,朵朵玫瑰香又香,刺兒尖 刺兒長,根根刺兒花下藏……”電腦課上這首兒歌僅放了兩遍,小雪便在老師的提示下一字不差地唱了出來,即便是后來上前朗誦的正常孩子記得也沒有她準確。園長管老師告訴記者,小雪還曾經在六一兒童節時表演過背人名的節目,一連串的名字她可以不卡殼地像順口溜一樣說出來。很多自閉癥兒童都有常人所不及的特長,她曾經遇到過一個自閉兒,無論做什么手都像在彈鋼琴,可以無師自通彈出一首曲子。
“不同的孩子情況不一樣,但每個孩子都有他的出色之處。”幸福之家融合教育中心的孫老師告訴記者 ,很多自閉癥孩子會對一些兒歌或者其他的東西特別感興趣,對于他們喜歡的東西,自閉癥兒童往往能表現出超于常人的記憶力。孫老師說,她曾經教過一個自閉癥男孩,總是會自言自語地重復一些話語,后來她發現這些全是電視里的廣告詞。“后來我知道這個孩子非常喜歡看廣告,并且只看一遍就能記住廣告詞,有時候看到廣告里的東西,他還會很興奮,所以在教學的時候,會有意識地通過這種形式來對他傳輸。”
據了解,小雪所在的班級共有15個孩子,其中有3個自閉癥患兒和3個唐氏綜合征患兒。對每個特殊兒童,老師都會定期給他們做測評,依據測評結果給每個孩子量身制定教學計劃。由于智力行為方面存在較大差異,自閉癥患兒與正常孩子之間很少交流,自閉兒之間反而比較容易親近。記者注意到,同樣患有自閉癥的嘉誠對小雪有著異乎尋常的關注。他最常做的事情就是追在小雪的身后喊“小雪姐姐,唱歌……”小雪做感統訓練,嘉誠就圍在她身邊打轉轉;小雪去廁所,他就等在廁所外面;小雪上完課,他會早早等在樓道口跟小雪說再見……甚至在小雪做個訓的時候,他會多次闖入個訓教室只為確認小雪還在。
“嘉誠一直都喜歡跟小雪呆在一起,也許是小雪喜歡唱歌緣故,也許是兩人之間沒有距離感而惺惺相惜。”管老師介紹說,并不是所有的自閉兒都對外界很遲鈍,他們也渴望走入別人的世界,看到媽媽抱別的孩子他們會生氣地大哭,看到喜歡的事物他們會一味地接近,他們會用最簡單最直接的方式來表達他們的喜惡。
■鏈接 特教老師經常會受傷 目前幸福之家融合教育中心共有20名老師,其中約一半是特教,這些老師都是80后甚至剛畢業的大學生。學校根據自閉兒能力分班,老師分成普教和特教,分開對孩子們進行訓練和教育。但在教育自閉癥兒童時 ,特教老師的工作壓力和工作強度是很大的。除了需要非常大的耐心和容忍心,還要時刻提防自閉患兒的攻擊行為 。在記者助教期間,小班的每位老師基本上都被自閉癥兒童抓過頭發、咬過臉龐。
“我們學校沒有寒暑假,老師們基本上是全年在上課,節假日才能休息,工作壓力大 ,可是工資卻很低。”幸福之家劉園長告訴記者,學校會在每月10日對老師進行專業 、技能等各方面考核,并進行相關培訓 。目前無論是普教和特教老師的工資都非常低,在 2011年之前,由于學校發展困難,老師們的工資都不足千元,從2011年開始條件好轉之后,特教老師每月工資也不到2000元。
■相關新聞 17市民與自閉兒簽訂幫扶協議 半島都市報3月31日訊(記者 楊洪星) 近日本報連續對自閉癥兒童進行了報道,并引發了政協委員的高度重視,市民及慈善組織也紛紛致電表示愿意幫助這些自閉癥兒童 。3月31日上午,在第五個世界自閉癥日來臨之前,島城慈善組織青島甄誠獅子會會長及成員來到市北區金色兒童智能訓練中心看望自閉癥兒童,甄誠獅子會會長張亦青表示近日將與其簽訂關愛自閉癥兒童幫扶結對協議,幫助家庭貧困的自閉癥患兒進行康復治療。
“前兩天作為政協委員我來看過這些孩子,一直放心不下他們,這次是以甄誠獅子會會長的身份帶我們的成員一塊再過來看看。”3月31日在市北區金色兒童智能訓練中心,記者再次見到了市政協委員張亦青。他告訴記者,3月28日他來這里調研后感觸很深,覺得有必要呼吁更多的社會人士來幫助自閉癥患兒。張亦青告訴記者,經過調研他和甄誠獅子會的成員一致決定與金色兒童智能訓練中心簽訂幫扶結對協議,為貧困的自閉癥患兒家庭提供援助。“自閉癥患兒除了需要資金扶持外,更需要社會的關愛,我們決定定期帶孩子們外出旅游,讓他們的精神能放松下來,對他們的治療康復很有效果。”張亦青說除了對自閉癥患兒進行資助外,也將對自閉癥康復機構進行支持,解決他們的后顧之憂。
3月31日下午,記者從市慈善總會了解到,他們也已經組織了 17位市民與15個自閉癥患兒簽訂幫扶協議,結對對其資助,每個自閉癥患兒家庭每月能領到1000元的救助金。 (來源:半島網-半島都市報) [編輯: 李敏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