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洋一號"離開港口,岸上的親人揮手送行。
"大洋一號"上的水下勘探儀器。記者 何毅
半島都市報3月26日訊(記者 李保光 通訊員 柳鳳林) 26日上午10時許,“大洋一號”科考船從青島起航赴南海進行綜合海試,為執行第26航次大洋科學考察任務做準備。本次綜合海試任務計劃安排18天,4月下旬綜合海試結束后,“大洋一號”將直接從三亞出發,執行為期380天的科考任務。
預計,此次綜合海試將持續18天。完成海試任務后,“大洋一號”將在三亞停靠,并在此進行海試驗收和裝備交換。4月18日,“大洋一號”將開始執行第26航次科考任務,開始在印度洋和大西洋執行9個航段的科考任務,預計全部航次將需要380天。
據介紹,第26航次的主要任務是在印度洋、大西洋開展多金屬硫化物 、生物資源和環境調查,同時兼顧相關科學問題的調查研究。期間,科考船將停靠塞浦路斯、尼日利亞、巴西、南非、毛里求斯相關港口進行補給。
據中國大洋協會辦公室副主任李波介紹,第26航次大洋科考范圍主要在印度洋和大西洋進行,科考期間“大洋一號”將經過地中海、蘇伊士運河以及索馬里等海盜活動頻繁的地區。
據“大洋一號”上的一位船員介紹,“大洋一號”科考船上專門成立了防海盜領導小組。根據分工,船員負責操作防海盜最重要的武器——高壓水槍,一旦發現海盜的船只,就立即發出警告聲,并使用高壓水槍射過去,阻擊他們上船。“如果海盜繼續糾纏,我們還有輕型武器。”這位船員說。
此次科考活動將有 40余家科研單位的近500人參加。出生于1980年的余少雄是成都理工大學地球科學學院的一名年輕教師,他是3月中旬接到國家海洋局入圍通知的。“大洋一號”第26航次的科考任務一共包括九個航段。“我的任務是在南大西洋負責勘查海底的熱液硫化物 。”他說,根據安排他將于今年8月份飛往巴西,在那里登上“大洋一號”開始為期80天的科考任務。
據了解,“大洋一號”是我國大洋科考的功勛船。2010年12月8日至2011年12月11日,“大洋一號”圓滿完成了中國大洋22航次環球科考,穿越印度洋、大西洋和太平洋三大洋,航程64162海里。
(來源:半島網-半島都市報) [編輯: 宋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