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電動公交車正在充換電站內更換蓄電池。記者 陸金星
首批20輛電動公交車開始跑膠州灣隧道,年底前有望全部到位,屆時所有隧道公交線將全部運營電動公交車。7月6日上午,記者乘坐從青島長途站出發的純電動隧道4路公交車 ,到達薛家島公交樞紐站時僅用了32分鐘,在此更換完蓄電池后,繼續上路運營。據介紹,這批上路的電動公交車車身長12米,有33個座位,車廂容量比較大,可緩解隧道公交擁擠的現狀。
2路4路首先試點 “7月6日上午6時10分,我們的首輛電動公交車開出了薛家島公交樞紐站,開始在隧道公交4路線上運營。”交運溫馨巴士公司總經理曲國慶介紹,自6月30日隧道公交開始上路后,他們根據青島市區和黃島兩地居民的上下班時間,對隧道公交的客流高峰時間點進行了調整,其中早客流高峰在6時30分至7時30分,晚上在18時至18時30分,高峰時段將加大車輛的投放。
上午11時整,膠州灣隧道2路線的電動公交也正式上路。據了解,考慮到隧道公交2路和4路客流量大,首批20輛電動公交車分別在這兩條線路上運營,每條線路分配10輛。
半個小時跑完全程 7月6日上午11時21分,記者乘坐隧道公交4路電動公交車從青島長途汽車站出發,由于不是上下班高峰時間,路上沒有出現擁堵現象,11時53分,公交到達薛家島公交樞紐站,全程僅用了32分鐘。記者在車上看到,在市區路段行駛時,公交時速為40公里/小時,在膠州灣隧道時,運行時速為60公里/小時。
“在沒有開啟空調的情況下,跑完一圈可能需要38度電,如果開啟空調,前后則需要47度左右。”隨車記錄的工作人員介紹,該電動公交車在路上跑完一圈,用掉了蓄電池電量的48%。而隧道公交4路線全程33公里,也就是說,在沒有開啟空調的情況下,平均每公里用電1.15度左右。
換電池有機器人幫忙 在膠州灣隧道公交樞紐站,記者走進了電動汽車充換電站,這里到處都是林立的分箱充電機柜和充電架,電動公交車所需的蓄電池就擺在充電架上。記者采訪時,有輛隧道4路電動公交車正好開進來,工作人員馬上開啟電動機器人為其更換電池。據介紹,該處充換電站共有12個換電機器人,可同時為6輛電動公交車服務,每輛車更換蓄電池僅需8至10分鐘,大約行駛120公里需更換一次。 記者 成躍文
■相關新聞 隧道預警分“藍黃橙紅”四級 半島都市報7月6日訊(記者 連茂明) 本市日前印發了《青島膠州灣隧道突發事件應急處置預案》。預案將隧道突發事件由低到高劃分為四級,Ⅳ級(一般)、Ⅲ級(較大)、Ⅱ級(重大)、Ⅰ級(特別重大),依次用藍色、黃色、橙色、紅色表示。根據預案,本市將成立青島膠州灣隧道突發事件應急指揮部,建立膠州灣隧道常態化安全檢查檢測監測體系等。
預案將隧道突發事件分為四類:自然災害類,主要包括因水災、地震等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的隧道主體結構破壞,附屬設施損害等事件;事故災難類,主要包括因交通事故、施工維護等引發的隧道主體結構破壞、隧道附屬損害、人員傷亡 、車輛等火災和爆炸、大面積停電、單向或雙向停運等事件;公共衛生類,包括重大傳染病疫情、生化、毒氣和放射性污染等造成或可能造成的公眾健康等事件;社會安全類,主要包括恐怖襲擊 、聚眾滋事等事件。
隧道突發事件按照其性質、嚴重程度等因素,劃分為一般、較大、重大、特別重大四級。其中,如果造成30人以上死亡(含失蹤),或者危及30人以上生命安全,或100人以上重傷,或1億元以上直接經濟損失,或隧道遭受破壞、或因災嚴重損毀、或交通事故擁堵造成行車中斷,經搶修48小時內無法恢復通車,構成特別重大隧道突發事件。 (來源:半島網-半島都市報) [編輯: 郭新舉]
相關專題:
青島橋隧開通特別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