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紅彤彤的火鍋、火辣辣的川菜風靡全國大江南北,但是最近一段時間,重慶人自己吃起這些家門前的東西來都多了分小心。5月7日,全國首支專門打擊危害食品藥品安全犯罪行為的專業警種——食品藥品犯罪偵緝支隊,在重慶市沙坪壩區公安分局成立 ,將該市近段時間以來掀起的“ 食品打黑”風暴推向了高潮,也讓重慶人更加關注自己的餐桌。這是一支什么樣的警察隊伍?他們能在這個全民食品安全焦慮的時期力挽狂瀾、打擊震懾住層出不窮的黑食品制造商嗎?記者近日專程奔赴重慶進行探訪。
■民間反應
“公示”底料,火鍋立馬不香了 “以前底料的顏色都是鮮紅的,而且味道好,聞起來就想吃。”在重慶渝北區雙龍湖公園附近一家火鍋店,坐在記者鄰桌的許先生抱怨道,“你再看現在這湯,根本就不是以前的顏色了,吃著也沒味道。”
服務員趕緊出來解釋,這些就是純正的火鍋原料,沒有添加任何其他東西。也有不少重慶人對于火鍋店的變化感到高興,因為他們認為這才是健康的飲食。比如,當他們看到服務員端上一盤顏色暗淡的鴨血時,會相互間解釋道:“這顏色不像以前那么鮮亮,肯定沒被福爾馬林泡過。”完全不顧及還沒來得及走開的服務員尷尬的表情。為了避免這種尷尬,有些火鍋店里的菜單里干脆沒有了血旺,在此之前,這種用豬血、牛血、鴨血等加工成的血塊是重慶人吃火鍋的家常菜。
除此之外,記者還注意到一個細節,在火鍋店里調配底料的時候,除去原味的湯汁之外,其他所有的調料和要加的東西都是直接端到飯桌上讓你看明白了然后再一一添加進去。記者詢問才得知,店家這是要公示火鍋底料的成分,這樣使顧客才吃得明白。
這些變化跟“食品打黑”不無關系。4月26日上午,重慶市公安局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當日起至7月底,重慶掀起一輪新的百日整治風暴。風暴所及的核心領域為食品、藥品行業,亦被外界稱為“食品打黑”。
緊接著,4月29日,重慶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要求5月底前,重慶市所有餐飲單位在食品加工制作中所使用的食品添加劑,都必須在店堂醒目位置或菜單上公示。
“打黑”快兩個月了,成果首先在重慶人最離不了的火鍋餐桌上有了體現。
■公安出擊
打擊黑食品用上專業警種 5月7日,全國首支專門打擊危害食品藥品安全犯罪行為的專業警種——食品藥品犯罪偵緝支隊,在重慶市沙坪壩區公安分局成立。5月26日,重慶市公安局組建打假總隊的申請獲得重慶市機構編制委員會的正式批準,共獲87個編制。
在此之前,雖然各地區公安部門的經濟犯罪偵查科都曾經參與過食品犯罪案件的偵查工作,但組建專門力量打擊食品安全犯罪,這還是頭一遭。
其實早在成立全國第一支食品藥品犯罪偵緝支隊之前,重慶沙坪壩區公安分局就已經著手進行食品安全犯罪案件的偵查工作了,而且作為公安部門打擊食品安全犯罪的典型,沙坪壩區公安分區破獲的“病死豬肉”一案中,公安部門和其他食品監管部門的協調模式已經初見成效。
4月初,沙坪壩區警方接到匿名舉報,聲稱有人一年多來,每逢每月三、六、九趕集天 ,都會在某農貿市場長期販賣病死豬肉。接到舉報線索后,首先由警方進行調查核實。警方通過翔實的摸底調查,走訪了工商管理部門和市場的部分攤主,并收集了有關車輛的情況,基本確認舉報情況屬實。
4月5日夜里,沙坪壩區公安分局經偵支隊全體人員和區動物衛生監督所、當地派出所等單位的40余人經過一夜奮戰,控制了有關人員,并一舉查獲600多斤病死豬肉。
事情到此還沒完結,為了“打源頭、搗窩點”,經過認真摸排,警方發現了此窩點的“上家”,位于某凍肉批發市場的馮某 。5月13日,經過警方一個多月的調查,又將馮某抓獲。
“以前,接到食品藥品安全問題的線索后,先由相關行政部門進行調查,在調查過程中發現涉及犯罪,才會移交公安機關處理。”沙坪壩區食品藥品犯罪偵緝支隊支隊長郭坤生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曾表示,偵緝支隊成立之后,再接到舉報線索就要自己首先去核實,之后根據情況再與質監、藥監等部門聯合出擊,第一時間封控現場,不給犯罪分子任何僥幸逃脫機會。同時,偵緝支隊還將深挖生產源頭,清理銷售網絡,著重鏟除犯罪產業鏈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