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天津、河南等地菠菜中檢出放射物,不少市民的心又揪了起來 。4月7日下午,市政府應急辦組織召開應對日本核輻射影響工作座談會,市環保局、市衛生局、市氣象局、市海洋漁業局、北海分局、市商務局等部門的分管負責人和高校、醫院和研究所的專家參加。座談會上談到了很多大家普遍關心的問題,海里的魚可以吃嗎?空氣中有輻射需要防護嗎?記者以直播的方式給您呈現出來。
國家海洋局北海分局:
檢測到極微量放射性物質
我們現在還是在做海水大氣和海水的放射性檢測,都處于天然放射性本底水平,因為之前的檢測是以一千立方米的采樣量為標準,并沒有檢測出來,現在增加到了一萬立方米的采樣量,也檢測出來極微量的碘131和銫137,但僅僅是天然本底水平的十萬分之一,是極微量的。
市海洋與漁業局:
水產品符合國家食品安全標準
對我們沒有很大的影響,可能會對海產品的進出口有點影響,總的看來,我們認為影響不大。水產品現在也沒有檢測出有污染,都是符合國家食品安全標準規定的。
市環保局:
正在制定防輻射影響預案
從3月12日開始檢測,主要測海水大氣和近岸海域,前段時間又在平度和萊西增加了兩個采樣點,近岸海水的檢測我們設了四個檢測點,4月5日測的時候,碘131有點偏高,但是也是本底輻射量的十萬分之一。
另外,按應急辦要求,我們正在制定青島市預防輻射影響預案,已經起草得差不多了。
市衛生局:
已開展食品和飲用水的放射性檢測
我們的工作分為3月26日前后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核輻射對入境的人員是否有沾染和影響,在這一方面做了醫療救治和甄別工作,3月26日從我國大氣檢測出極微量的碘131之后,我們就按照衛生部的統一部署,在沿海的14個省市(包括山東),開展食品和飲用水的放射性檢測,這個檢測是衛生部委托國家疾控中心來做的,我們按照取樣要求和標準送樣到有關指定的機構去進行檢測,到現在為止,我們還沒有接到山東有食品、飲用水超標的情況。
市商務局:
菠菜多來自山東省內
4月1日到7日,撫順路、城陽等三大蔬菜批發市場一共交易的蔬菜是1.59萬噸,平均一天是2270噸,市場供應充足,城市保持在一個正常的消費水平,一季度全市蔬菜質量檢測單位一共對韭菜、黃瓜、芹菜、油菜等10個重點品種和西紅柿、茭瓜、大頭菜等38個大眾品種進行了15萬批次的農殘檢測,并銷毀了不合格蔬菜96批次,2544公斤,價值9222元,合格率99% 。整個蔬菜供應數量充足質量安全。
根據應急辦要求 ,我們對近期本市菠菜市場進行了調查,青島市日均菠菜的上市量在25噸左右,由于菠菜不適合長途運輸,市場上的菠菜多來自省內的萊陽、高密等城市。
市氣象局:
大氣環流仍是自西向東
核輻射的傳播途徑主要是大氣、海洋等,日本核輻射情況出現以后,市民比較關注大氣環流的情況,日本處在我們的東部,而大氣環流的底層、中層、高層都是處在一個自西向東的環流方向,我們處在日本的上游區域,如果我們這里檢測到微量的元素,往往是通過大氣環流繞一圈以后影響到我國的。到目前為止,出現大氣環流逆向的情況還沒有,而且未來也不太會出現,我們受影響是有限的。
幾個普遍關心的問題
目前的輻射很小,需要防護嗎?
國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的參會人員表示,日本核輻射對我們的影響很小,“天然的輻射比我們檢測到的來自日本的輻射污染要大得多。”市中心醫院的核醫學專家表示,環保部門已經檢測到處于本底水平,“這點劑量對于人體健康根本沒有影響,防護確實沒有必要,如果說你想做防護的話,普通的衣服,盡量不要暴露在空氣當中,洗洗澡、淋淋浴,完全可以消除這種影響”。
日本受輻射的魚會不會游到中國來?
中國海洋大學食品工程學院的教授林洪表示,日本的2號機組排水已經停止了,不再繼續擴大污染的范圍和濃度,就在前期排出的水污染度較高時,確實有一些當地的魚檢測出一些受到污染,但是海產品有一定的區域性,大多數品種都在當地生長,比如貝類、藻類、魚類,很少有魚會游到我們中國近岸來。
現在釣的魚可不可以帶回家?
聽到這個問題時,林洪教授笑了,“釣的魚可以帶回家,而且可以把它吃掉,一定很安全”,林洪說,因為我們釣上的魚都是有區域性的,都是在青島近海,不會受日本海水的影響,“魚從日本過來非常難,讓我們釣到更難”。
記者 郝春梅
(來源:半島網-城市信報) [編輯: 宋濤]
版權稿件,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