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潔人員在烽火臺里打掃衛生。
半島都市報3月2日訊(記者 王曉強) 在開發區齊長城遺址末端入海處,有一座當地政府于1991年初修復竣工的齊長城烽火臺。如今,烽火臺內常有果皮、煙蒂等垃圾,大小便的痕跡也時常出現。文物管理所的工作人員呼吁,市民和游客提高對文物的保護意識,還齊長城一個干凈整潔的烽火臺。
近日,市民林先生在位于開發區江山路邊的齊長城烽火臺游玩時,被烽火臺內的“景象”所震驚。“這么古老的文物,都快被糟蹋成公廁了。”3月2日上午,林先生向記者反映了自己在齊長城烽火臺的見聞。
接到市民反映后,記者來到位于開發區江山路與齊長城路交會處東北側的齊長城烽火臺。記者還沒走進烽火臺,撲鼻而來的竟是一股尿騷味。走進烽火臺門洞,地面上散落著一些瓜子皮、煙蒂、水果皮,與這座文物建筑顯得十分不協調。在記者采訪過程中,負責烽火臺所處區域環衛工作的于大叔恰好拿著掃帚前來清理衛生。于大叔告訴記者,地面上濕漉漉的是小便的痕跡。“尤其是晚上,時常有進來大小便的人,沒法管。”于大叔無奈地告訴記者。
3月2日下午,記者與黃島區文物管理所取得聯系。一位李姓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齊長城遺址為開發區最重要的古文物遺址之一,作為齊長城“尾巴”的烽火臺建成后,就作為一個開放的景點向公眾開放,確實存在丟垃圾,甚至趁四下無人時就地方便的情況。該工作人員表示,希望市民和游客能夠提高文物保護意識,別再讓烽火臺繼續“受傷”。
(來源:半島網-半島都市報) [編輯: 郭新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