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月22日上午,市十四屆人大四次會議正式開幕,夏耕市長作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確保完成向城鄉居民承諾的12件實事。記者得知,這12件實事內容將于2月25日通過新聞發布會向社會發布。通讀夏耕市長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住房、消費、交通、養老、取暖 、供水 、教育 、醫療、環保等成為關鍵詞 ,在“十二五”的開局之年,帶您看咱青島的2011。
報告·關鍵詞 經濟:努力遏制物價過快上漲 今年是實施“十二五”規劃的第一年,夏耕市長說,2011年本市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是:生產總值增長12%左右,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增長15% ,城鄉居民收入均增長12%左右,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以內,居民消費價格漲幅控制在 4% 左右,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 3.9‰以內。
夏耕說,今年將努力遏制物價過快上漲,嚴格執行國家和省出臺的政策措施,落實“菜籃子”市長負責制,抓好“菜園子”工程建設。做好糧、油、肉、菜等大宗商品儲備,強化價格異常波動檢測預警,加強市場監管,嚴厲打擊價格違法行為。
收入:繼續提高企業最低工資標準 “我們要順應全市人民過上更好生活新期待,不斷完善基本公共服務體系,把改善民生的各項工作做得更好”,夏耕說,努力增加居民收入,引導企業完善職工工資收入正常增長機制,探索建立企業效益與職工工資增長比例掛鉤制度,繼續提高企業最低標準。
在社會保障方面,記者得知,本市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已連續7年來持續上漲,在2011年1月份春節前的這次增長中,本市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水平提高了13.2%,月平均達到1767元,“在全省率先實現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制度全覆蓋”,夏耕說,已為88萬60歲以上居民發放基礎養老金。
交通:新增環保公交車1200輛 夏耕說,在過去的“十一五”時期,海底隧道、海灣大橋主體貫通,青蘭、青新高速等竣工通車,鐵路青島客運北站和青榮、海青鐵路等項目進展順利,市域“一小時經濟圈”基本形成 。在2011年,要確保海底隧道、海灣大橋及接線工程主線通車,快速路三期、雙高路等項目完工。加快建設青榮、青連、海青鐵路和地鐵一期、鐵路客運北站、新疆路快速路等工程,開工建設青龍高速、重慶路快速路、福州路打通、世園大道等項目。
夏耕說,今年還要新增、更新環保公交車1200輛,“加強市區主要道路設施配套和調控,做好重點區域公用停車場規劃建設,緩解日趨緊張的堵車和停車壓力”。
住房:建1萬套保障房、1萬套限價房 “切實加強房地產市場調控”,夏耕說,將全面落實國家房地產調控政策,加大中低價位、中小套型住房供給,嚴格實行住房限購政策,嚴格落實差別化住房信貸措施,嚴格管理住房用地供應,嚴格規范房屋交易秩序,遏制投資投機性購房。
在保障房建設方面,本市將加大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力度,“啟動2011—2013年住房保障發展規劃,全年開工1萬套保障性住房 、1萬套限價商品房”,夏耕說,今年將開工“兩改”項目46個,惠及居民2.5萬戶,新建、改造農村住房6萬套。
教育:加大對民辦幼兒園的扶持 夏耕說,2011年堅持教育優先發展,完善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提高全市預算內教育經費占財政支出比重 。抓好中小學校標準化建設,完成100萬平方米校舍抗震加固工程,開工建設10所新建小區配套學校。將學前教育經費列入財政預算,提高公辦幼兒園比重,加大對普惠性民辦幼兒園的扶持。免除特殊教育學生在校學習生活費用。夏耕說,要加強與高校的合作共建,積極穩妥地推進山東大學青島校區的規劃建設。
市政:新增供熱面積900萬平方米 每年都有越來越多的居民供上暖、安上燃氣和自來水一戶一表,夏耕市長說,本市在過去五年間,投資80億元,建成 500座換熱站、3000公里供熱管網,新增供熱面積4160萬平方米,占市區集中供熱總量的60% 。自來水一戶一表、管道燃氣氣化率分別達到86% 和75%。而在2011年,市區要實現天然氣雙氣源供應,新增供熱面積900萬平方米,改造居民二次供水設施178處,新建改建垃圾收集站40座,更新垃圾收集車400輛。
環保:繼續實施過城河道專項治理 夏耕說,要切實加強環境保護,推進“十綠”工程,加快太平山中央公園、浮山果藝生態園規劃建設。提高數字化城市管理水平,開展“視覺污染”整治集中行動,做好汽車尾氣、鐵路兩側、山頭景觀等綜合整治,繼續實施過城河道、違法建筑、門頭廣告等專項治理,做好環灣大道、海灣大橋接線兩側環境綠化。深化環衛管理體制和運行方式改革。保護好膠州灣、大沽河和萊西姜山等實地生態系統。探索建立環境污染責任保險制度。 記者 郝春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