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半島詩選》主編之一邵竹君認為網絡的草根性和非功利性使得詩歌創作更純粹和原生態
1月16日下午,《半島詩選》新書首發暨迎新春詩歌朗誦會在香港中路書城舉行,該書收錄了活躍在
半島網半島詩壇上的100位詩人的作品,相對全面地展現了當下青島新詩的創作現狀,該書主編之一邵竹君認為網絡的草根性和非功利性使得詩歌創作更純粹和原生態。
詩歌義工贊助詩集 據半島詩壇版主邵竹君介紹,《半島詩選》是半島網半島詩壇的詩選,入選的詩友皆活躍在半島詩壇上,或參與過半島詩壇的活動。“大約2004年6月,青島唯一的現代詩網絡論壇——半島詩壇成立,一些避開了都市喧囂的人,在這里尋求心靈的歸宿”,邵竹君說他們中的大多數人默默無聞,但卻是這座城市精神高樓上不可或缺的磚瓦,“我敢說,這是青島詩歌史上的大事,如果沒有這個論壇,你將很難看到那些民間的愛好者低調卻閃光的詩行。”
詩集中既收錄了高偉、毛秀璞、墨林等在國內詩壇影響較大的詩人作品,也收錄了雅詩、云霞出海等活躍在青島詩壇并得到眾多詩友喜愛的詩人的作品,邵竹君認為這本詩集的價值,在于它相對全面地展現了二十一世紀青島新詩創作的原生態。1992年出版的《青島詩選》曾綜合性選編青島詩歌,但那一次沒有擴展到民間。這一次既突出了草根性,又全方位地呈現了青島的詩歌創作狀態。
邵竹君坦言,這本詩集能由山東畫報出版社順利出版,得益于島城企業家丁舉華的贊助,丁舉華透露自己年輕時就喜歡詩歌,在大學時候,曾做過美國詩人金斯伯格訪問中國時的翻譯,畢業之后,雖經營自己的事業,但詩歌的火種一直不曾熄滅,所以愿意資助這本詩集的出版,他說他自己想做一次詩歌的義工。
網絡讓詩歌更自由 人們對網絡在時下文學創作中所扮演的角色一直存在頗多爭議,有人認為網絡給更多人提供了從事文學創作、顯露文學才華的平臺,但也有人認為網絡讓文學創作過于隨意和快餐化。
與一些人對網絡文學的冷眼相看不同,在邵竹君看來,網絡是20世紀最偉大的發明之一,它改變了包括文學在內的人類的生存方式。“網絡文學的出現帶給文學的革命絕不僅僅是筆和紙的被取代,更重要的是自由的寫作所帶來的更自由的人文精神的訴求,其草根性和非功利性使得文學更趨純粹,如同嬰兒的第一聲哭,而不是花腔女高音。”邵竹君說這也不意味著網絡文學沒有瑕疵,正如人們對它常有的那句概括:泥沙俱下。“但泥沙亦是詩歌的一部分,《半島詩選》中有的詩歌看上去不那么專業,卻被收入其中,也是這個原因。”
青島市作協主席鄭建華表示,他為青島詩壇上活躍著這樣一群純粹和執著的詩人而感到欣喜,閱讀他們的詩歌,能感到他們從心里開出的花朵、成長的葉子,給讀者帶來優雅的質樸和厚美的靜謐。
中學詩壇備受追捧 當天,200余位詩人和詩歌愛好者還聚集在一起舉辦了迎新春詩歌朗誦會,對于這次以詩歌為名的聚會,大家都非常重視,本來已經訂好機票的高偉推遲了自己的行程,而作家連諫則為此沒有陪母親在老家過生日。
高偉等詩人都現場朗誦了自己創作的詩歌,當天來參加朗誦會的還有青島市第十七中學北斗詩社的同學們,北斗詩社的曹春梅老師告訴記者,詩社成立于1998年,目前有學生成員100多位,此外青島還有多家中學也都有學生詩社。曹春梅當天和同學們一起朗誦了《這也是一切》。文/記者 王法艷 圖/雪魂 (來源:半島網-半島都市報) [編輯: 修相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