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下水多,像豆腐里挖隧道
“現在車站主體已經結束了,這里就是站廳層,下面就是站臺層,站廳層將來就是換乘和售票用的。”記者來到地鐵3號線河西站,發現已經開挖的基坑被填上了,但是地下建成啥模樣了呢?
記者通過扶梯來到河西車站的站廳層,站廳層有 6米左右高,加上站臺層,總共12.6米,整個車站長199米 、寬 18.2米 ,整個站廳層非常寬敞,建筑面積 1.2萬平方米 ,地面平整,如果安裝上設備就是個車站了。墻壁還鑲上箱燈,已經有了初步的亮化。現場工作人員介紹說,目前車站的主體工程已經完工,僅剩下一個緊急疏散通道、3部扶梯出入口,以及兩個風道,“那邊塔柱比較多的是乘客出入的地方,塔柱較少的是用來存放設備的。”現場工作人員表示,現在車站工程主體已經完工,后期就是配套建設了。
而車站兩側,隧道還在繼續開挖中,現場有水不斷往外排。據現場工作人員介紹,這里地處張村河和楊家群河的匯流區,地下水比較豐富,地下四五米處就是含水層了,而且含沙量比較大,有句這樣的比喻,在這樣的地下挖隧道就像是“在豆腐上挖隧道”,不斷往外排水,每天有 1000立方米水排出。
他說,在開始挖的時候,先要在開挖斷面上打水平旋噴樁,然后再打加固樁,這樣就把開挖斷面里面的水“擠”出來,由于含沙量比較多,沒法采取爆破法,只能人工挖,“我們的水平旋噴樁都是長15米,每打進12米至13米就再次打樁,這樣循環進行。”該工作人員表示。
■河西站與保兒站區間
地下30米隧道兩頭挖
“這里距離地面接近30米,由于這里地勢高,所以隧道距離地面就深。”記者來到河西站與保兒站區間的施工現場,發現這里早就扎起了龍門架,已經施工好久了,但是對于地下地鐵隧道挖得怎么樣了,外界的人還不知道,這也是首次“敞開心扉”。記者戴上安全帽,跟著施工人員走到豎井邊上,然后通過通往地下隧道的電梯,來到了地鐵隧道的施工現場。
現場有種冷颼颼的感覺,壁面噴上了水泥漿,還有施工人員現場進行管道焊接。現場中鐵隧道集團青島地鐵一期工程河西站項目部總工程師孫付峰說,隧道建設工地距離地上接近30米,距離河西站600米,距離保兒站800米,隧道寬5.5米、高 6.1米,“你們看到沒有 ,以豎井為中間,兩側各有一條隧道,一條通往青島火車站,一條通往火車北站”。
“由于隧道內部狹小,不能用大型設備,主要是采用全斷面爆破法。”孫付峰介紹說,他們的爆破斷面有 70至75個爆破點,如果巖層好,就采取全斷面爆破,如果遇到不好的巖層,就需要分臺階爆破,爆破結束后,就用小型機械開挖,然后通過豎井出渣土,截至目前已經挖進了80米,兩條隧道加起來就是160米了。他說,地上就是河西小學,為了不耽誤孩子上課,他們選取在7時至7時30分、17時至22時進行。同時,由于地下空氣稀薄,他們還有專門的通風管道,以及下料管等,他們的用水、用電都是通過管道輸送下來的,“我們都是輪流分批到地上去吃飯”。
孫付峰說,現在隧道里面有種冷颼颼的感覺,那是因為豎井的緣故,如果沒有豎井,地下基本上是恒溫的,而且還冬暖夏涼。
■浮山所站(暗挖)
先挖地下橫通道,后挖車站
“浮山所站屬于暗挖車站,其實車站并不在我們腳底下,而是在南京路下面,我們就是通過這個施工豎井,然后挖地下橫通道,最后開挖車站。”
1月10日上午,記者來到地鐵3號線南京路與江西路交會處的施工現場,發現已經扎起了龍門架,正在進行豎井施工,不斷有渣土從豎井里面運出來。
中鐵十九局地鐵3號線浮山所站土建5標段項目部經理張旭海介紹說,從去年11月份正式施工至今,現場的2號豎井已經往地下挖了15米,“而我們的橫通道也是挖到了地下15米處,也就是說,現在豎井跟橫通道已經相接了,橫通道主要是為了開挖車站用的。”張旭海說,豎井長10米 、寬6米,主要是施工通道,將來用于通風,通過豎井他們開挖橫通道,一直通往地下的浮山所站處,然后通過橫通道開挖車站,“車站所在位置靠近南京路上的同仁堂,但是外人看不到施工,這就是暗挖。”他解釋說,豎井可能要打近30米,這也就是隧道的深度,相對于橫通道來講,這也就是臺階施工法。
張旭海介紹說,從豎井周邊的地質條件來看,以強風化巖為主,富含地下水,主要是靠人工挖,每兩天能挖進1.5米。
接受記者采訪時張旭海還說,自從他們打出第一炮后,地下巖層施工已經開始爆破,針對地面上是居民樓和繁忙交通要道等實際情況,他們日常爆破嚴格按照爆破專項方案施工,采取多孔密布、控制單孔最大藥量,將爆破控制在要求范圍之內。同時,爆破時采取三層防護,首先要在爆破面上采用橡膠炮被覆蓋,起到緩沖和減少飛石對上部的破壞;其次是在豎井口覆蓋嚴密的彩鋼板和鋼筋網焊接成的雙層炮被,防止飛石等對地面建筑物的破壞;再次就是龍門架全部用圍擋封閉,這樣既能起到阻擋飛石的作用,還能減少噪音,“開炮時可能會聽到聲音,但是地面上不會感到有震感”。
版權稿件,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