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后可能會很苦,但起碼有了希望”
“現(xiàn)在每天打的針少多了,一天打5個吊瓶就夠了,用藥少了,孩子一天打針的時間也比原來少多了,上午起來以后打到下午2點多就能完事。”在兒子的病床前,看到小路明一天比一天還要有精神,心情明顯好轉的老劉憧憬著孩子出院后的情景。
“現(xiàn)在孩子他娘一直在他姥姥家里,小路明的姐姐在家和他奶奶住在一起。”老劉告訴記者,孩子臥床這么多日子,大部分時間都是他一個人在這里照看著,可一想起家里長期患精神病的妻子還住在孩子年邁的姥姥家,家中還在上學的女兒不得不負責照看生活不能自理的奶奶,他無時無刻不想著回家。
“出院以后,我回家除了照看孩子,也把他媽接回來,一家人又有了奔頭。”談起元旦臨近,孩子即將出院,他也能回到親人的身邊,老劉在平靜中又有些激動,老劉說,雖然孩子出院后一家人今后的日子可能會苦點,“起碼我有了希望。”
孩子出院后康復用的錢夠了
“轉院以后花費少了,到現(xiàn)在花了也就三萬兩三千塊錢的樣子。”老劉告訴記者,他詳細記錄著孩子在治病過程中每一筆花費明細。自從信報連續(xù)報道了孩子的不幸遭遇后,島城各地市民總共為孩子募集了近12萬元的愛心捐款,“在市立醫(yī)院東院住院花了五萬多元,出院的時候醫(yī)院還為小路明減免了4000多元的住院費。”老劉表示,現(xiàn)在剩余的愛心捐款還有3萬多元,不僅能堅持到孩子出院,而且還能擔負部分后續(xù)治療的費用。
談起青島的好心人,老劉說,最感謝不完的,就是他們。“從市立醫(yī)院東院到青島胸科醫(yī)院,孩子轉院以后那么遠,可是一直都有熱心人來看孩子。”
不僅路明父子二人的心中非常感激在困難之時伸出援助之手的青島好心人,看著路明的病情一天比一天要好 ,所有參與愛心接力的好心人也都感到自己的付出得到了最好的回報。
傳遞愛心,哪怕力量微薄
8月27日,信報頭版以《別放棄》為題、A3版以《救命》為題第一次報道了小路明的事,記者現(xiàn)場拍攝的照片中那傷心欲絕的父親和孩子昏迷中流下的一顆眼淚,讓多少島城市民為之心酸落淚。
8月30日,信報A6、A7版又連續(xù)做了“關注路明”的特別報道,從小路明的病情第一次見報到8月30日再次報道,兩天時間島城熱心市民和好心人共捐出了92900元的善款,無數(shù)普通人的愛心匯聚,最后通過信報傳遞到了小路明和他不幸的家庭那里,因此,從另一方面來說,路明又是幸運的。
8月31日、9月6日……信報一直在關注路明,無數(shù)好心人一直在關注路明,直到今天,路明沒有留下任何后遺癥、終于病愈快要出院的消息讓我們驚喜和安慰。一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甚至一張報紙的力量也是有限的,但愛心是可貴的,能幫助一個我們就都會去做。文/記者 王川 許瑤 圖/記者 李雋輝
(來源:半島網(wǎng)-城市信報) [編輯: 宋濤]
版權稿件,任何媒體、網(wǎng)站或個人未經(jīng)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