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王軍榮 湖南婁底冷水江市人口和計劃生育局最近公示了一批23人的申報病殘兒通過初鑒公示名單,其中有9個病殘兒的父親是副科級以上干部。因官員子女比例偏高,有網友發帖質疑有人拿健康兒女聲譽來騙取二胎指標。有關部門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不排除官員壓力大,喝酒應酬多,因而生下病殘兒較多的可能性。(本報11月3日A40版報道) 23個病殘兒9個“干部爹”,官員怎么多生病殘兒,且多是女孩?現在給出的結論是由于壓力大、喝酒應酬多。這固然是事實,但我們更知道,現在的醫學很發達,而官員的素質相對高,他們在生孩子時會更加注重孩子的素質,顯然,官員生病殘兒的概率不一定就比老百姓高。
按計生條例,經地級以上病殘兒醫學鑒定組織鑒定,第一個子女為殘疾兒,不能成長為正常勞動力,經批準可生第二胎。如果官員的第一胎被鑒定為病殘兒,無疑就合法地得到了生第二胎的指標。其中的“玄機”可能就在這兒。
病殘兒就明明白白地擺在那兒,是否生了病殘兒,關鍵在于信息公開,關鍵在于鑒定權威,官方的“一家之言”,顯然無法平息猜疑。事實上,坊間早就已經傳聞,這里面除個別人的小孩外,其他官員的小孩根本沒有什么毛病。
官員兒女是否多病殘,應該讓事實說話,自證清白式的“辟謠”,當然沒有審核制度和監督機制的完善有力。因為道德自覺,取代不了制度性 、法規性的約束。只有以權威性的審核,對申報情況加以證實,才能規避掩人耳目的造假。而與申報制度配套的,是不可或缺的監督機制。
的確是生了病殘孩子的,按照規定,理所當然享受照顧;如果弄虛作假,那就要嚴厲懲罰。畢竟,誰也不愿看到,“病殘兒申報”又變成一場“作假不上稅”的鬧劇。
半島網辣蛤蜊評論(
http://www.aiborain.com/lagala/)原創作品,轉載請注明來源。 (來源:半島網-半島都市報) [編輯: 孟祥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