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扇貝養殖戶老高頂著日頭下網,這里有30多戶和他一樣的"扇貝人",有的人每年最多可以收五萬斤。
這里的每戶人家都是男人下海,女人們則在岸上修補漁網。
出海歸來,老高抱著孩子溜彎兒。
假期里,三個扇貝養殖戶的孩子在橋下玩耍。
老高家就在電廠旁的堤壩上,日子雖然辛苦些,但他挺樂和。
下雨天很少有人冒險出海,不少人選擇在海里捕捕魚。
眼下正值品嘗肥扇貝的時候,但是知道怎樣養扇貝的人恐怕不多。近日記者來到海泊河入海口附近,采訪了一些專門養扇貝的人。
記者到海泊河入海口處時,剛到海邊就聞到一股腥臭味,熏得干嘔了一口,扇貝養殖戶老高就住在這里。他家的房子挺簡陋,排列不均勻的石磚,水泥還露在墻外,墻上的空隙能看到屋里,冬天特別冷。“冷一點、臭一點都無所謂,就怕天熱,天一熱扇貝都給熱死了。”老高說,天天都得出海看,忙時凌晨2點就得走。一場高溫可能就讓扇貝絕產,血本無歸。
生活如此辛苦,可老高說,活著哪有容易的。他笑笑說,“來這里吃海鮮的機會比以前多了,閑著沒事還可以釣個魚,趕上好時候還能夠多賺點。”
文/記者 尚青龍 許瑤 圖/記者 李雋輝 實習生 原昊
(來源:半島網-城市信報) [編輯: 宋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