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邊商鋪柜臺前多充斥著工藝粗糙的貝殼珍珠作品。
一說起青島貝雕,很多青島人都引以為豪,因為這種傳統手工藝品曾多次在全國貝雕評比中斬獲大獎,并在10多個國家展出、暢銷世界60多個國家和地區。然而,7月21日中午記者在五四廣場紀念品專賣區調查發現 ,商鋪柜臺上擺放著各式的貝殼 、珍珠飾品,卻少有貝雕工藝品。曾風光一時的青島貝雕為何逐漸淡出人們的視線?
精美貝雕被粗糙貝殼擠走了 在五四廣場的飾品店里,擺滿了各種貝殼、珊瑚、珍珠項鏈,每家店鋪的產品雷同,這里賣的貝類飾品大都是未加工的貝類,而且工藝品種類不多,大都是簡單的手工粘貼,做工簡單粗糙,價格比較便宜,比如一些沒有加工的螺殼僅賣一元一個,賣得挺不錯。
記者了解到,如果是加工后的貝殼工藝品,一般要價20元至50元,對原材料要求比較高的貝類工藝品,價格會更高點。不過不少店主說,三五塊錢的簡單貝殼紀念品賣得比較好,而價錢再高往往就不太好賣了。
在一家商鋪的柜臺里記者看到了一些做工比較精致的吊墜。店員介紹說,“這些都是貝殼雕出來,做工很精美,一個賣25元,鏈子賣15元。”在哪里能買到貝雕呢?店主告訴記者,“貝雕廠產的貝雕都很貴,我們這里的便宜,一樣好看,也可以當紀念品送人?!崩习甯嬖V記者,很多游客出來旅游,回家的時候想給親戚朋友帶點紀念品,一般就買“量多價低”的工藝品,好看又實惠,“這里很少有真正的精致貝雕,因為價格太高,游客一般不會買,就是現在這個價格很多游客也不愿意買?!?
青島貝雕工藝曾風光一時 在青島沿海隨處可見貝殼合成的“貝雕”,但是青島貝雕廠的工藝師告訴記者,真正的貝雕是利用貝殼色澤和形狀打磨成片、拼貼而成的作品。
記者在青島貝雕廠展覽館看到了貝雕廠的標本——《白菜蟈蟈》。記者看到,這件工藝品的膠州大白菜鮮嫩水靈、輕觸汁出。白菜上的蟈蟈神態栩栩如生,腿上的倒刺依稀可辨。蟈蟈的身長2厘米左右,前腿的直徑都不足1毫米。
青島貝雕廠的李廠長告訴記者,像這樣一個工藝品,需要9道工序才能完成。“先要從越南、菲律賓、馬來西亞等世界各地采購原材料,精選后進行粗雕、精雕、打磨、著色、防水處理、組合之后,裝裱完成才算成品。整個流程需要三天時間,全是工藝師的手工制作。”據介紹,青島貝雕工藝品有限公司始建于1963年,現在有100多種原料貝殼,60余位工藝師,為了發揮個人特長,一般情況下貝雕工藝品制作由工藝師全程一人完成?!懊恳患惖褡髌范际俏ㄒ坏模词故窍嗤膱D紙,每個工藝師也會做出不同的貝雕。”
目前青島貝雕工藝品有限公司的貝雕只能在兩個地方可以購買到:一處是位于中山路的“青島工藝美術品有限公司”,另一處是位于延安三路青島貝雕工藝品有限公司。
技師少、銷路窄,貝雕前景堪憂 除了“山寨貨”的沖擊,青島貝雕工藝最大的問題來自于自己。原料貴、銷路窄、缺乏后繼人才,“卡”住了貝雕的活路。
青島貝雕工藝品的原料主要采自東南亞周邊海域生產的珍稀螺殼。李廠長介紹,“貝雕原料都是人工養殖的,成本非常高?!绷硗?,青島貝雕廠工藝師平均年齡40歲以上,年輕一代很少有人可以勝任,現在最缺的就是技師。“老工藝師如果想培養一個新人最少需要3年,5年后才會成型,新人培養成本大卻難留人,師徒制非常不適用?!绷硗猓鄭u貝雕廠屬于國有制,雖然一直開發新產品,但是缺乏政策扶持,甚至沒有資金做廣告?!霸龠@樣下去,貝雕會像青島草編和刺繡一樣慢慢消失?!蔽? 圖 見習記者 李曉芳 寇峰 記者 劉震 (來源:半島網-城市信報) [編輯: 郭新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