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醫療衛生關系百姓的生老病死,如今的醫療環境與過去相比已經有了不可同日而語的進步,但“看病難、看病貴”的頑癥卻仍然存在 ,這個話題也是兩會上代表委員熱議的焦點。2月26日下午,本報兩會熱線96663邀請青島市人大代表、市第八人民醫院院長劉宏,青島市政協委員、農工黨青島市委秘書長、海慈醫院內科主任醫師于青云,專門接聽市民來電,“問診”當前存在的衛生資源分配不均、醫療費用過高、農民就醫難處多等頑癥。
恰恰正是這些基層醫療機構,要承擔著大部分農民的基礎醫療服務。
— — 市人大代表、市第八人民醫院院長劉宏
老百姓應當對新醫改充滿信心,新醫改也將改變醫療資源分配不均問題 。
—— 市政協委員、農工黨青島市委秘書長、海慈醫院內科主任醫師于青云
◎熱線聲音 ●新醫改啥改變也沒有? 醫療資源不均將會改變 “這次新醫改會不會‘無疾而終’?最后啥改變也沒有?”26日下午,市民宋女士率先撥通了兩會熱線,一上來就問了這道很尖銳的問題,她擔心新一輪醫改是“雷聲大、雨點小”,沒有什么實際意義。
“老百姓應當對新醫改充滿信心,新醫改也將改變醫療資源分配不均問題。”于青云認為,隨著青島新醫改的實行,老百姓所普遍關注的“醫”和“藥”現狀都有望得到改變,尤其是新醫改加大了對社區醫院的扶持力度,老百姓到公立社區醫院就能買到便宜藥,看好小病。
●得了重病沒錢治療咋辦? 醫保報銷提高是大利好 “我剛才接了個電話,說孩子得了白血病,家里根本拿不出錢給孩子來治病,我作為一名醫生,既感到為難,又感到心痛。”于青云向記者表示,現在很多患者往往都是“因病致貧”,藥價虛高已經成為公認的事實,以藥養醫是形成看病貴問題的主要原因。
“今年青島將把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最高支付限額由9萬元提高到15萬元,算上城鎮職工醫保的20萬元大額醫療補助金,島城參保職工住院最高可報銷35萬元,這是重大的利好消息。”于青云說。
●干鄉醫連房租都付不起? 政府應對基層加大投入 與平度鄉村衛生室的一名鄉醫通話后,劉宏院長對農村基層醫療機構的現狀感到擔憂。“這名鄉醫家幾代人都是干鄉醫的,他所在的鄉村衛生室,平時卻連房租費、電費、水費都成問題,衛生室只能把成本轉移到農民身上。”劉宏對記者說,現在社會目光過多地集中在大醫院上,忽略了這些基層醫療機構,而恰恰正是這些基層醫療機構,要承擔著大部分農民的基礎醫療服務。
劉宏建議,政府應對這些農村基層醫療機構予以房租、水電費的減免,并加大對這些機構的人、財、物支持。
◎委員聲音 ●市政協委員 趙家檜 建議開展分層次醫療 針對現在社會出現的貧困人群、低收入人群、中等收入人群、高收入人群等不同層次人群,市政協委員、青島技佳電子有限公司總經理趙家檜建議開展分層次醫療。他認為單一的醫療服務模式是釀成“看病難、看病貴”問題的主要原因。
趙家檜建議,醫院提供至少3種不同的醫療服務供給:對貧困層,提供最低成本的醫療服務;對低收入層,提供低成本醫療服務;對中高收入層,提供擠掉“虛高定價”泡沫后的、合理利潤的醫療保障服務。服務層次根據患者的收入及意愿執行。
●市政協委員 崔瑞玲 將區醫院轉為社區醫院 市政協委員、膠南健橋門診主任崔瑞玲介紹說,有的區醫院與同在一個區其他衛生單位(全額事業)工作的醫生相比差距很大。“嶗山區就把區醫院轉變為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承擔轄區內的基本醫療服務和公共衛生服務,實行全額撥款,現在來看,效果很好,受到了患者們的歡迎。”崔瑞玲說,政府可以將區醫院與市內的三級醫院合并,也可以推廣嶗山區經驗,將區醫院轉為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配合推行基本藥物制度和收支兩條線管理。
文/圖 記者 單俊楠
◎鏈接 96663接了600余金點子 從市兩會一開始,本報熱線96663就成了熱得發燙的“兩會熱線”,市民紛紛拿起電話,向兩會傳遞最真實的民生訴求,短短幾天時間 ,就貢獻了600多條建議。在這些建議中,教育、養老保障 、醫療衛生、交通等成了最熱門的話題,而本報就用工荒、“蟻族”、技工等話題開展的專題接話活動也受到了相關部門的高度重 。對于有代表性建議,本報記者已經帶上了兩會會場。本報還將對其他建議進行匯總整理,將市民的一線民聲傳遞給有關部門。
(來源:半島網-半島都市報) [編輯: 宋濤]
相關專題:
聚焦2010年青島兩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