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8年12月22日本報曾對此事進行報道。
12月24日下午,在一片歡呼聲中,佳木斯一路社區居委會主任肖秀芳終于拿到了“老年活動中心”部分房屋的鑰匙。1993年,錯埠嶺小區建成啟用,但為該小區規劃配套的老年活動中心卻一直沒向老人開放 ,至今已長達16年。2008年12月22日,本報對這一情況進行了獨家報道 ,引起了社會各界的關注,市人大代表馬鴻冰更為此奔波了一年之久。經過市政府的“兩次辦理”,該房屋目前的“主人”——青啤集團同意將部分房屋無償提供給居民使用。
老年中心部分“回歸” 24日下午2時30分,在位于錯埠嶺三路和伊春路交會處的“老年活動中心”內,青島啤酒地產控股有限公司經營管理部副部長于德衡正式將二樓約150平方米的房屋鑰匙移交到了佳木斯一路社區居委會主任肖秀芳手中。記者看到,這間約150平方米的房屋寬敞明亮,里面還裝上了暖氣。
“16年了,老年活動中心從來都沒開放過,現在終于有一部分還給我們了。”林其鶴老人激動地說,由于沒有老年活動中心,小區內1600多位老人戶外活動只能春秋靠墻根,夏天靠樹根,冬天占樓道 。“根據初步設想,這里要建一個圖書閱覽室和老年棋牌室,還打算弄一個活動室。”肖秀芳告訴記者。
“兩次辦理”才有結果 今年春天,市政府組織有關部門對市人大代表馬鴻冰的提議進行辦理。馬鴻冰介紹說,第一次辦理基本上摸清了這處房屋的歷史問題,這處房屋雖然最初規劃是用作老年活動中心,但在后來的投資建設過程中,政府沒有劃撥任何專項資金,這處房屋純粹由原市道橋建設指揮部自籌資金建設。房屋建成后,一直用作開發建設單位——原市道橋建設指揮部的辦公用房。后來,原市道橋建設指揮部解散。但作為國有資產的一部分,2006年根據有關文件,市政府將原市道橋建設指揮部的資產整體劃歸青啤集團,這其中就包括錯埠嶺三路上的這處房屋。
馬鴻冰說,既然政府沒參與投資,政府也不能硬性收回這處房屋。“第一次辦理”沒有從根本上為老百姓解決問題,馬鴻冰等市人大代表又給市政府寫建議,要求續辦。隨著事態的進一步發展,這處房屋問題也引起了市文明辦、市老齡辦、市北區政府等有關部門和領導的關注。
青啤集團做出讓步 一個月前,市北區委常委、區政府副區長楊旭東帶領有關部門來到現場調查,并和青啤集團方面達到了協議。“這處房屋屬于國有資產,而國有資產處理起來比較麻煩,不是隨便就可進行調整的,但為了建設和諧社會,青啤集團還是做出了很大讓步。”青島啤酒地產控股有限公司經營管理部副部長于德衡介紹說,最終青啤集團同意將部分房屋無償提供給居民使用。
記者 連茂明
■相關鏈接 “馬大炮”舒了一口氣 在移交現場,被稱為“馬大炮”的市人大代表馬鴻冰舒了一口氣。原來,本報2008年12月 22日在A13版刊發了《老年活動中心15年沒開放》一稿,引起了多位市老領導以及市人大代表馬鴻冰的關注。今年1月12日一大早 ,馬鴻冰帶領馬鴻冰工作室的工作人員來到錯埠嶺小區調查了解相關情況。面對小區里的老年人,馬鴻冰當場表示:“這件事我管定了!”(本報1月13日曾報道)
隨后,馬鴻冰起草了相關建議,在今年2月份召開的市第十四屆人大二次會議上提交,提請有關部門進行調查辦理。“干了這么多年市人大代表,我知道這件事還是非常難辦的,我前前后后往相關部門跑了七八趟。”馬鴻冰為了提醒自己,還把半島都市報刊發的兩篇報道剪下來,貼在了辦公室的墻上,幾乎每天都要看一遍。
(來源:半島網-半島都市報) [編輯: 宋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