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劉國賢在向記者介紹海水源空調壓縮機。
近日,青島小港灣藍色經濟產業基地辦公樓用上了以海水為能源的空調取暖,室溫在22℃以上。12月1日,記者從青島小港灣藍色經濟產業基地管委會了解到,作為海水源熱泵試點工程,建筑面積1萬多平方米的基地辦公樓已經率先用上了海水源空調,實際節能三分之一以上,而且無污染。據悉,下一步管委會還計劃建設受熱面積達到93萬平方米的國內最大的海水源空調項目。
空調“喝”海水供暖 12月 1日下午5時許,記者來到位于市北區冠縣路的小港灣藍色經濟產業基地辦公樓內,剛進入一樓大廳就感覺到一陣暖風迎面撲來,而整個樓內既沒有暖氣管道,也沒有發現中央空調,這股熱氣是從哪來的呢?
“我們房間是這些辦公室里最冷的,但室溫還達到了22℃,其他辦公室有的都能達到25℃左右,這全是海水源空調的功勞。”據小港灣藍色經濟產業基地管委會藍色經濟發展處楊宋介紹,這個辦公樓剛剛竣工,是小港灣藍色經濟產業基地內第一個安裝海水源空調的建筑 ,“主要是起到一個示范作用,看一下這個海水源空調的可行性。”
從海水中提取能量 據了解,海水源熱泵技術是通過利用電力,用溫度相對穩定的海水作為冷熱源,通過熱泵置換裝置獲取熱量,作為空調系統的能源,實現冬季供暖,夏季制冷,應用這一技術的空調系統,被稱為海水源熱泵空調系統。
海水源熱泵空調究竟是如何運作的呢?1日下午,記者跟隨工程技術負責人劉國賢來到了位于辦公樓負一層的海水源空調的運作車間,看到車間里分布著很多粗大的管道,還有一些管狀類的機器在轟轟作響,“其實這些部件都是這個空調系統的主機。”記者在劉國賢所指的溫度儀表盤上看到,上面標著進入主機的海水溫度為10.8℃,而海水出水溫度則為9.4℃,“我們就是利用這個溫差來創造熱量的。”劉國賢告訴記者,海水空調系統是通過從海水資源中提取能量,實現使用區域零污染,同時海水空調系統是對海水能量進行多次逐級提取,對海水溫度的影響極小,因此無破壞海洋生態系統之憂。
“為了取水方便,降低取水成本,我們還在辦公樓旁邊打了兩個井,所有的海水都是從這井里取的。”劉國賢告訴記者,他們辦公樓建筑面積是1萬平方米左右,“按照這個規模,現在每小時要使用100多噸海水。”
將建國內最大海水空調 據了解,該辦公樓海水源熱泵工程是從11月16日開始向辦公樓正式供熱,總工程花費了250余萬元,“這個費用可能比采取集中供暖的安裝費用多一點,但以后就會節省很多。”據楊宋介紹,采用海水源空調需要消耗一些電能,但每消耗1度電能夠輸出五六度電的熱量,而產生同樣的熱量,比起燃煤取暖要至少節省1/3的耗能,“在去除機器折舊費、維修費等 ,在一個取暖季節里,這里每平方米的取暖費也就只需22元左右。”
“海水源空調既節省能源,也沒有污染,是未來供暖的一個方向。”據青島小港灣藍色經濟產業基地管委會相關負責人表示,從目前辦公樓的使用情況來看,海水源空調項目已經實驗成功,“下一步我們計劃要對辦公樓后面新建的93萬平方米的商住樓房推廣使用海水源空調,如果方案可行,那么這個項目將是青島乃至全國最大的一個海水源空調項目。”
■相關鏈接海水空調用的不少 2006年9月,華電青島發電廠建設成了全國首個海水空調試點項目,主要用于該公司總面積達1871平方米的發電廠職工食堂。
2008年1月,奧帆中心冬天首次采用海水源熱泵空調系統取暖,開創了我國公共建筑應用海水源空調技術的先例。
2008年2月,全國首個社區海水源空調項目落成于青島開發區千禧龍花園居民小區內,項目總投資2000萬元,覆蓋建筑面積6.5萬平方米。
文/圖 記者 高亮
(來源:半島網-半島都市報) [編輯: 郭新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