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楊祥璽 3名年輕女子被購物廣場的保安懷疑是小偷,后來更被剃成光頭示眾。被剃頭的3名女子堅稱無辜,而購物廣場方則聲稱開業兩月來已被偷價值10多萬元的貨物,并認定3名女子是“慣偷”。目前,當地派出所已介入調查此事,據派出所一位負責人介紹,“保安隊長的行為可能較為過激”。
開業才兩天,就被偷走了10萬元的貨物,無怪乎保安隊長要大發雷霆,小偷的行徑固然可惡,不過,細細想來卻令人不寒而栗。三位女子僅僅是被懷疑偷了月餅,就被當場剃了禿頭,對此,我們不禁要問,保安的膽子從何而來?假設有一天,在商場內被懷疑偷了東西的是我們當中的一位呢?當剃頭的小刀在這三個“小偷”的頭皮上劃過的時候,我們每個人感到的是自己頭皮上,剃頭小刀逼近的寒氣。
別說現在三位女子還是疑似小偷,警方尚未有定論,就是證據確鑿,就可以遭受被剃光頭這樣侮辱人格的懲罰嗎?可令我們寒心的是,如此明目張膽的蔑視法律、粗暴侵害公民人身權利和人格尊嚴的違法行為,到了派出所,僅僅只是一句“保安隊長的行為可能較為過激”而已,而更令人擔心的是,從網上的議論來看,還有不少人對保安隊長的這種違法行為叫好,認為并沒有什么不妥。
這種個人情感和道德評判高于法律的傳統由來很深,出于對小偷的憎惡,民間素有“小偷小摸,逮了活剝”這種殘忍的俗語。因偷東西被拷打或剃頭發的并不只這3位女士,近年來,在超市偷東西而被脫衣搜身或者嚴刑拷打逼供的事例屢見不鮮,而一些群眾對這種違法甚至是犯罪行為的默許,更讓類似的嚴重侵犯人權和人格尊嚴的違法行為一次次上演。
法律的尊嚴和公正不容侵犯,在如何處理小偷或者疑似小偷這種事情上,更需要保持對法律的敬畏、對嚴格依法辦事精神的堅持。法制建設不僅是對守法公民的法制,也是對違法的小偷的法制,而公平貫穿始終,對小偷等違法犯罪人員的法制公平和弱勢群體的公平似乎更能彰顯法制的精神和內核。
今天,當我們面對遭遇人格侵犯的小偷,對法制的呼喚更應越來越強,并讓它最終成為社會的行事標準和價值準則,而這一天,都需要你我從現在就開始努力,只有這樣,那用來剃頭的鋒利小刀,才不至于在某一天,無緣無故地落到你我的頭皮上。 相關新聞詳見本報今日A24版
半島網辣蛤蜊評論(
http://www.aiborain.com/lagala/)原創作品,轉載請注明來源。 [編輯: 麥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