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品牌作為一種經濟現象日益引起各界矚目,在房地產界似乎更是“萬般皆下品,惟有品牌高”。不過據筆者所知,許多房地產工作者或許因為工作太繁忙了,以至于還沒能抽出時間專門研究一下品牌究竟是什么東西,至少還沒做到從文化的視角去審視品牌,所以在對房地產的品牌進行策劃、塑造和評論的時候,難免缺乏一種“品味”或“品位”。
說起來,“品牌”兩個字很有意味,特別是這個“品”堪稱一字千金,直觸問題之核心。品牌品牌盡在一品。由此,我想起中國古典文藝批評中的一支奇葩:詩品。“詩品,所以顯優劣,辨品第。”其中的代表作是晚唐詩論家司空圖所著的《二十四詩品》。《二十四詩品》從理論上總結了盛唐詩壇眾多風格流派百花齊放、絢麗多姿的創作實踐,用象征的手法充分描繪了雄渾、沖淡、纖、沉著、高古、典雅、洗煉、勁健、綺麗等二十四種風格的迷人境界,讓讀者在眾多圖畫般的感性形象中去領略詩歌的美。
我一直在想,詩歌有“二十四品”,品牌特別是房地產品牌何以不能也“二十四品”?其實,尋訪當前國內知名的房地產品牌,倒也能比照出一個“二十四品”。比如,萬科是“雄渾一品”:超以象外,得其環中;萬通是“沖淡一品”:遇之匪深,即之愈稀;順馳何等“勁健”:行神如空,行氣如虹;華潤何等“超詣”:遠行若至,臨之已非。各得風流,不一而論。
都說品牌的靈魂是個性與差別化,它的實質與詩歌的“品”何其相似。細細琢磨,房地產品牌亦確如詩歌有“韻外”、“象外”、“味外”這“三外”之說。由此可見,學習、領悟中國古典詩論,運用形象的語言來形容本不易說的品牌境界,給人以感性的體會,未嘗不是一門新的學問。只要我們重視并下點氣力,“二十四品”或可對房地產的品牌事業有所裨益。
房周秀
版權稿件,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