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人妻电影,成全世界免费高清观看,成全影视大全在线观看,日韩精品无码视频一区二区蜜桃

驕奧2022丨暴曬、暈船、忙碌……帶著14年前的歷練 半島“雙奧五虎將”笑傲冰雪再出發(附視頻)

2022-02-02 09:04 大眾報業·半島新聞閱讀 (151536) 掃描到手機

半島全媒體記者 杜金城

再過幾天時間,取自希臘的奧運圣火又將照亮“鳥巢”。北京繼成功舉辦2008奧運會后再次張開懷抱,以最大的熱情擁抱2022年冬奧會。這樣,北京就成為了世界范圍內僅有的“雙奧之城”,這在現代奧林匹克史上和人類文明史上具有極為特殊的意義。隨著“雙奧之城”的誕生,一批曾參與過2008年北京奧運,如今又投身到北京冬奧的人,也被冠以“雙奧”的稱呼。在半島都市報社,有五位當年參與一線報道北京奧運以及青島奧帆賽的記者,如今他們又以不同身份出現在半島的北京冬奧報道團隊中。他們熱愛體育的冰雪項目,對待工作熱情似火,他們被我們親切稱為“雙奧五虎將”。在北京冬奧即將開始的時候,讓我們聽聽他們的故事。

雙奧五虎將(從左至右):何毅、袁蒙、苗衛國、杜金城、李志波

2008青島奧帆賽期間,半島記者李志波(左一)、袁蒙(右二)、何毅(右一)與時任青島市市長、青島奧帆委主席夏耕合影。

半島都市報視覺新聞中心主任 袁蒙

奧帆賽前“吐”出經驗,期待冬奧的精彩

我作為從業20多年的老記者,現場報道過2004年雅典奧運會以及2008年青島奧帆賽。2008年的奧帆賽是令我印象最深刻的一次體育報道。一來,奧帆賽是在青島家門口舉行;再就是,帆船這項運動之前對我來說是很陌生的,是從來沒有參與報道過的一項運動。

在報道2008年奧帆賽之前,我參與了2007年測試賽的報道。那時候沒有海上攝影的經驗,可以說是在海上經歷了無數遍的暈船嘔吐。2008年奧帆賽的時候,自己總結了經驗,去海上拍攝堅決不能在登船前吃東西,但要拿點零食到船上,少食多次地吃一些,保持胃里有食物,這樣基本就不會暈船。

2008年奧帆賽期間,自己連續20多天都到海上進行拍攝報道。最長的一次在海上漂了8個小時,當時沒有任何不適的感覺,那肯定是要感謝2007年的報道經歷,讓自己積累了獨特的報道經驗。

整個奧帆賽報道過程中,印象特別深的就是殷劍奪得女子帆板冠軍的那天。因為在那之前,中國從沒有在這個項目上拿到過金牌。殷劍不僅拿到了中國帆船帆板隊在北京奧運會上的唯一金牌,也是中國帆船帆板隊在奧運會歷史上的第1枚金牌。

在她奪冠的一瞬間,所有在場的媒體、工作人員、教練都撐著各種小船蜂擁而上。大家彼此祝福、搶鏡頭,各種情緒交織在一塊,無論是運動員,還是教練員,包括我們這些采訪的記者都很激動,如今回想起來依然激動。

再過兩天,2022北京冬奧會就要開幕。非常希望中國冰雪健兒能夠再創佳績。作為經歷過2008奧帆賽的記者,雖然這次北京冬奧會不能親歷現場,給廣大讀者帶來精彩的采訪圖片,但是我們作為后方報道團的成員,一定會做好青島關于冬奧氛圍以及對北京冬奧會支持的各種新聞圖片報道。

其實早在半年以前甚至更早,我以及我帶領的視覺新聞中心的同事們就已經為青島的各種冰雪項目進行了預熱。我們部門的何毅記者,拍攝的《冰上巨人》作品獲得了國際大獎,這也是整個山東地區唯一金獎。

進入冬奧時間以后,我們會開設和報道更多的關于青島冰雪運動的欄目,希望大家除了通過電視獲取冬奧的信息之外,也關注半島新聞客戶端以及半島都市報,這里會給大家帶來更多精彩的內容以及電視上看不到的冬奧新聞報道。

半島都市報文體新聞中心策劃總監 苗衛國

身著夏奧紀念裝迎接北京冬奧

非常幸運地既參加了北京夏季奧運會的報道,又即將參與到北京冬奧會的報道當中。“雙奧”對我們每一位記者來說都是可遇不可求的,對一座城市、一個國家更是這樣,百年奧運歷史上,北京成為世界范圍內唯一“雙奧城市”。

2008年的時候,我們是舉全報社之力,組成了50多人的報道團隊,前方特派記者20多人,后方還有30多人編輯團隊,從賽前一年多時間里就做奧運特刊,倒計時一個月開始更是每天加班加點,兩點一線的忙碌,滿腦滿眼都是奧運。

記得自己直到北京奧運會結束,才有時間陪家人去逛街。當時在商店里買到了一件帶有2008年“舞動北京”中國印的運動服。這件運動服一直保留到現在,一轉眼北京冬奧就在眼前了,穿著這件衣服工作也是很有意義的一件事。

即將到來的北京冬奧會,半島的報道形式與2008年相比已經不可同日而語,除了傳統的報紙報道,我們還將有很多新媒體產品,比如視頻、長圖、條漫等。作為一種成功轉型,我們會全方位、立體性展現我們的報道手段,記者編輯的很多精力要放在報紙之外的策劃制作上。相信在冬奧賽事期間,我們會全天候、不間斷24小時地關注冬奧,前方有特派記者,后方組建了不同的編輯制作團隊,我們非常有信心繼2008年之后,把報社這次整體性的體育報道戰役打贏、打得漂亮!

半島都市報半島新聞編輯部首席內容官 李志波

見證碧波揚帆,再續冰雪奇緣

從2008到2022,一晃14年,感覺一切就在眼前。

如果不是因為疫情,這次北京冬奧會,我很可能會奔波在冬奧賽場,在前線與同事們并肩戰斗;然而,由于眾所周知的原因,我和小伙伴們無法組團前往北京,在現場烹飪冬奧新聞大餐。不過,即便在后方,我也將盡己所能,不負半島人的重托,詮釋新聞人的使命,演繹“雙奧人”的精彩。

是的,我全程參與了北京2008年奧運會那場重大新聞戰役,負責青島奧帆賽的報道。準確地說,我從2006年開始,經歷了“好運北京”第一次奧帆測試賽和2007年第二次測試賽,以及2008年奧帆賽的所有過程。從奧帆中心建設到奧運村開村,從志愿者招募組建到各團隊盡銳出戰,從火炬傳遞到圣火點燃,從首個比賽日到殷劍勇奪首枚金牌,從奧帆委大家庭朝夕相處到賽后依依惜別……這一切,都歷歷在目。

我很榮幸,在剛參加工作不久,就結緣青島奧帆賽這個重要賽事,并由此揚帆起航,朝著奧運夢想,開啟了人生旅途的一段重要航程。

我很自豪,能夠代表半島人,在奧運舞臺上,展示整個團隊的風采。我只是眾多愛崗敬業、勤奮拼搏的半島人的一分子,我身后,還有更多優秀的同事。

我很幸福,通過奧帆賽這個大平臺,結交了很多朋友,尤其是奧帆委的朋友,即便后來大家奔赴新的崗位,即便多少年不見面,也依然非常親切,一見如故。這真是人生的美好經歷,精神財富!

我很高興,能通過奧帆賽這樣的大型戰役報道,充電學習,磨練品質,豐富閱歷,提升自我。在家門口能有這樣的鍛煉機會,可能一生就這一次了。現在回想起來,不管是烈日下的暴曬,還是風雨中的奔波,甚或是連軸轉的疲勞,白加黑的忙碌,所有的苦和累,都值了。

思緒回到眼前,北京冬奧會的大幕即將華麗開啟。此時此刻,真是思緒萬千,難掩激動興奮之情。盡管我無法奔赴北京,像報道青島奧帆賽那樣,直擊冬奧現場,但是,作為一名奮斗在采編團隊的半島人,作為一名行走在媒體深度融合發展道路上的新聞人,作為一名經受過大考洗禮,有著豐富經驗的“雙奧人”,即便在后方,我也有責任,有義務,和同事們一起做好北京冬奧會相關報道。

北京冬奧會背景特殊,意義重大,尤其還要經歷疫情防控的重要考驗,北京奧組委所有工作人員、志愿者,需要付出更多的艱辛。為此,我將全力以赴,體現擔當,以媒體人的戰斗姿態,為北京冬奧會加油助威,助力喝彩!

相比較北京奧運會,北京冬奧會迎來了全新的新聞傳播格局,除了常規的文圖記錄方式,還有條漫、視頻等展示手段,我將推陳出新,立體聚焦,為大家提供豐富可口的新聞大餐!

和奧帆賽相類似,冬奧會的比賽項目可能有些冷門,很多人并不熟悉。考慮到這方面的因素,在前期廣泛科普宣傳的基礎上,我將繼續努力,精益求精,力爭和小伙伴們推出更多通俗易懂,簡單明了,兼具新聞性、思想性、服務性的內容產品。

嘹亮的號角已經吹響,華麗的大幕即將開啟。我們現在要做的事情只有一件,就是——準備沖鋒!加油,北京冬奧會!加油,每一位半島人,每一位新聞人,每一位“雙奧人”!

半島都市報視覺新聞中心攝影記者 何毅

用鏡頭記錄“雙奧”的精彩

2008年8月4日,我開始到青島奧帆中心拍攝采訪外國運動員進駐奧運村以及海上訓練的新聞。為了這次奧帆賽的采訪,我在2006年、2007年分別參與了帆船測試比賽。記得在測試賽過后大約半個月時間里,我基本都認不出我自己,與照片上的大頭像完全判若兩人。因為曬得太黑了,走在奧帆中心的路上,陌生人都以為我是來自非洲的運動員。

2008年青島奧帆賽期間,我基本是每天清晨6點多就背著幾十斤重的攝影器材來到奧帆中心,首先要到媒體中心的服務臺預約第二天的媒體船出海,前來采訪的中外記者上百名,如果去晚了,因為名額有限,沒有名額的記者只能蹲守在大壩上拍攝比賽的過程。角度和內容比出海拍攝差不少。

媒體中心一般在攝影記者中午出海前,會準備簡單的出海餐,我對這個“不感興趣”,因為我屬于出海暈船的人,唯一不暈的時候就是拍照時刻。所以,在媒體船上,我經常是拍完就吐,索性選擇了干脆出海時不吃飯。下午4點多上岸后,我會趕緊補充點面包飲料,等到晚上忙完工作后,擼串、喝野餛飩來緩解一下白天的疲勞。

十多天的奧帆賽采訪期間,我與袁蒙主任以及文字記者同事見證了中國選手殷劍奪冠的激動時刻,拍攝了徐莉佳奪牌瞬間,一幅幅圖片記錄了運動員在海上奮勇爭先的精彩畫面,也留下了他們奪冠后激動落淚的場景。在這期間,半島都市報作為青島的主流媒體,為島城的讀者們每天提供了大量鮮活的帆船比賽稿件,讓市民足不出戶,看報紙就可以了解到奧帆賽的信息。

對于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的關注與報道,我在幾年前就已經著手準備并付諸行動。2014年我在國信冰場采訪了青島短道速滑隊,現在的國家隊隊員安凱、李璇、李文龍、李碩都曾與我面對面。在近日見報的冬奧報道中,也綜合了我拍攝的一些老照片和近期的圖片,進行了全方位的冬奧新聞編輯報道。

對于北京冬殘奧會的冰球項目我關注最多,中國冬殘奧冰球隊在青島組建、訓練了五年時間,我在這期間每年都會去采訪、拍攝,克服了種種困難與隊員們交流,近距離、獨家拍攝了一些珍貴的隊員訓練、生活照片。在2021年的世界媒體峰會攝影大賽中,我憑借這組關于中國冬殘奧冰球隊的照片,成為唯一一名獲得一等獎的中國攝影記者。在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期間,我會一如既往地投入到冬奧新聞報道中,把第一手新聞,進行全媒體報道。

半島都市報文體新聞中心記者 杜金城

再出發!變身冬奧“全能戰士”

2022北京冬奧會近在眼前,作為一名體育記者,能夠親身參與到這次盛事的報道當中,無疑是非常幸運的。“雙奧”的標簽代表著一種榮譽,更是一種壓力和責任。

站在2022冬奧門前,不由得回想起2008年北京奧運會。那時候,自己還是一名“菜鳥”體育記者。由于連續采訪了2006年和2007年的奧帆測試賽,所以做好了在家門口采訪報道2008年青島奧帆賽的準備。賽前一周,我收到了2008北京奧運采訪證件,非常意外的是,我居然被分配到了奧運足球賽場。

2008年,采訪奧運舉重冠軍廖輝。

在夏季奧運會比賽中,足球項目只能算是眾多熱門項目中的一個。尤其是在中國舉辦的奧運,足球項目的關注度算不上很高。當時,北京奧運足球比賽的賽區分布在秦皇島、沈陽等地。我也成了當年半島奧運報道組中唯一一名“漂泊在外”的前方記者。那屆奧運足球比賽也算是明星云集,梅西、小羅納爾多都來到中國參加了北京奧運,我也在賽場上親眼目睹了他們的風采。

嚴格來說,2008北京奧運給我留下的印象并不算深刻。畢竟,報道奧運足球比賽的任務不算重。那屆奧運會結束后,自己也許下過一個愿望,希望能夠在家門口正兒八經地采訪報道一屆奧運會。

這次2022北京冬奧,我成為半島都市報社唯一一名派往前方報道、持有官方采訪證件的注冊記者。這意味著我的愿望伴隨著北京成為歷史首座“雙奧之城”也變為了現實。

與2008年相比,半島都市報已經不再是只依托于一張報紙將信息送達給讀者的單一媒體機構,我們成為了集報紙、客戶端、網站、微信公號、微博等多平臺、多形式傳發信息的新媒體代表。而我在經歷了10多年的一線工作歷練后,也跟隨報社一起成長。豐富的采訪工作經驗,加上強大的后方編輯制作團隊,我在冬奧前方將變身“全能戰士”,不僅為讀者帶來豐富的文字報道,包括圖片、視頻、解說等新形式內容的報道也會一并呈現。

這次2022北京冬奧,《半島都市報》將推出《驕“奧”》特刊。這份特刊名稱的諧音既包含著國人對中國舉辦“雙奧”而由衷產生的驕傲感,也是半島人為能夠親身參與到這次家門口盛會報道而感到驕傲。我每天都會將冬奧現場的所見所聞通過《“杜”行冬奧》VLOG,一線記者的視角為讀者報道解讀。

北京將成為世界范圍內目前僅有的“雙奧之城”,而在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蔓延的情況下,北京冬奧會如期舉辦,如陰霾中騰空而出的閃耀明星,將帶給世界人民信心和希望。作為一線記者,我一定要將這種溫暖傳遞回青島,讓更多人感受到冬奧的力量!

為了宣傳報道好北京冬奧會

半島都市報社提前成立冬奧報道團隊

多個部門聯合作戰,團隊成員近30人

從奧運前期準備到賽事報道

直到賽后的總結都做好了統籌安排

點擊圖片了解詳情↓

  1. <strong id="eai4v"><strong id="eai4v"></strong></strong>
    <strong id="eai4v"></strong>

    <bdo id="eai4v"></bdo>

        主站蜘蛛池模板: 特克斯县| 诸暨市| 大渡口区| 山阳县| 舟山市| 嘉黎县| 宣汉县| 辽阳县| 东丰县| 武乡县| 涿州市| 辉南县| 洞头县| 象州县| 高淳县| 阿图什市| 尚义县| 凉城县| 正定县| 哈巴河县| 罗平县| 阳城县| 白沙| 临桂县| 九江县| 介休市| 浠水县| 台北县| 浦城县| 喀喇| 桐城市| 钦州市| 曲水县| 兰州市| 彩票| 宜君县| 桂阳县| 宜黄县| 磴口县| 河源市| 武强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