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年通車2.58億輛次,膠州灣大橋生日快樂!從《流浪地球》到《送你一朵小紅花》,爆款標配
十四年前,隨著山東高速集團投資建設的膠州灣大橋建成通車,“青黃不接”“望洋興嘆”成為歷史!
十四年來,膠州灣大橋累計安全通行車輛2.58億輛次,圓滿完成上合峰會、海軍節、海上馬拉松、國際啤酒節等重大活動交通保障任務,為青島市乃至半島地區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增添強勁動力。
那么,作為我國北方冰凍海域首座特大型橋梁集群工程,它的建成通車,究竟為我們帶來了什么?
結束“青黃不接”歷史,連通三岸四地
百余年來“青黃不接”, 13余年的規劃論證,1000多個日夜的建設歷程,膠州灣大橋承載著三岸四地(東岸指青島市內城區、西岸指黃島、北岸指紅島和膠州)百姓的熱切期盼,通過大橋這個窗口,也讓全世界看到了中國橋梁“智造”的非凡實力。
在當時,大橋是青島建市以來城市建設投資規模最大的項目,它的海域特點、投資規模、技術難度、預定工期和社會關注度,在山東省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史上是前所未有的。
山東高速海灣大橋建設指揮部從建設之初就堅持科研攻關,多次組織專家召開科研技術研討會,邀請十余位院士及近200位國內外海洋工程專家為大橋建設“支招”,最終用科學的理念和前沿的技術為大橋建設成為“百年工程”奠定了堅實基礎。
作為當時世界第一跨海大橋,建設過程中涉及抗凍融與防腐蝕、通航孔橋建設、大階段鋼箱梁制作和運輸與架設等方面的技術課題多達45項。大橋在設計理念、建造技術、施工組織、管理模式等方面進行了一系列創新,創下多項行業之最,在建設管理、工程技術、施工安全和環境保護等領域填補諸多“中國空白”乃至“世界空白”,為橋梁建設領域注入更多的“山高智慧”和“山高方案”。
膠州灣大橋榮獲國家級獎項1項,省部級獎勵20項,“中國企業新紀錄21項”,創紀錄的連續三年獲得山東省科技進步一等獎,榮獲第30屆國際橋梁大會喬治·理查德森獎、全國質量獎卓越項目獎、李春獎等殊榮。其中,“水下無封底混凝土套箱建造技術”榮獲“國家技術發明獎二等獎”。
大橋的建成,逐步搭建完善了青島環灣都市區互通互聯、高效便捷的綜合立體交通體系,一個暢通無阻、緊密相連的“大青島”格局蔚然形成。一橋拉動,青島三岸“四城聯動”滿盤皆活。
2020年,大橋點對點通行費優惠政策正式實施,大幅降低車輛出行成本。2022年,差異化收費優惠政策在大橋落地,進一步密切了自貿試驗區與上合示范區的聯系,促進物流業降本增效。近年來,大橋已先后實施五個差異化收費項目,涵蓋西海岸新區、上合示范區、高新區等重點區域,惠及車輛2600余萬輛,被青島市評為“十大交通民生實事”,有力拉動青島全域更好更快發展。
通行14年,路面使用性能指數(PQI)保持95以上
通車14年來,大橋經受了臺風、極寒冰凍天氣、大車流量的嚴峻考驗,山東高速集團管養團隊秉承“全壽命周期”的養護理念,積極推廣新技術、新材料,路面使用性能指數(PQI)保持95以上,實現了通車14年未大修。
行駛在膠州灣大橋上,“為公眾提供高品質出行服務”的理念無處不在。積極推進“大運營”體系建設,深化調度、交警、路管、養護等“一路多方”協同作戰,落實“2030”快速響應機制,推動資源共享、信息互聯、人員互動的工作模式;實施收費站擴容改造、車道升級,“一站一策”提升通行效率;打造暖心服務品牌、實時路況提醒、96659客服熱線、司乘驛站等多項舉措,讓公眾從“走得了”到“走得好”;全國青年文明號、全國五星級收費現場、中國最美路姐團隊……一項項榮譽成為集團服務水平不斷提升的有力證明。
在大沽河航道橋側,無人機來回穿梭,靈巧地執行橋梁檢測任務。得益于它的“火眼金睛”,裂縫、剝落、滲水等病害“盡收眼底”,大幅提升了檢測效率和精度。
與此同時,在橋區關鍵部位安裝570余個傳感器,通過智慧綜合管理平臺實時采集數據,實時監測橋梁健康狀況。膠州灣大橋獲批交通運輸部“低空無人機應用公路巡查檢查先行試驗項目”和“2024年度國家公路現代養護工程試點”。
打造養護科技協同示范路,推進十余種“四新技術”應用,提升行車舒適度,成果獲中國公路學會養護工程創新大賽精品工程(特等獎);創新大橋暴露試驗站科研公益共享機制,參編《公路跨海橋梁養護技術規范》發布實施,推動交通運輸行業整體技術進步的同時,擦亮叫響“山高˙行”品牌。
成網紅影視拍攝點
大橋“棲息”在青島的母親灣—膠州灣,在這里,超級工程的氣魄與山海之城的壯美“撞個滿懷”。夕陽西下,全長26.74公里的大橋穿越碧海流云、凌空聳立,如蛟龍出海、長虹臥波。2011年9月,膠州灣大橋成為《福布斯》雜志評選出的“全球最棒的11座橋梁”中唯一上榜的中國橋梁。
近年來,大橋“航母視角”、“山東高速硬核除雪”等視頻的火爆出圈。夕陽西下、碧波蕩漾,橋上車流如織,橋岸漁民滿載而歸,大橋的輪廓,已自帶濃郁的氛圍感,營造出獨特場景,持續吸引著更多游客慕名前來。
影視作品里的 “含橋量”也在不斷上升。《流浪地球》的英雄主義,《巡回檢察組》的激烈交鋒,《抓娃娃》的諷刺荒誕,《送你一朵小紅花》的希望與溫情……有導演曾說,“在青島取景的版圖上,膠州灣大橋無法繞開。”這是對大橋工程的贊譽,也是對創作條件的認可。
(半島全媒體首席記者 孫桂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