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辟蹊徑 | 競技體育的魅力,不只有輸贏
半島全媒體特派記者 杜金城
精彩好看的東京奧運乒乓球女團決賽已經結束了,咱青島籍姑娘陳夢拿到了本屆奧運會的個人第二塊金牌,令所有青島人感到驕傲。但半島全媒體記者這次想聊聊發生在比賽現場的兩個細節。這恐怕也是東京奧運接近尾聲,當我們中國軍團強勢領跑獎牌榜,大伙在觀賽已經缺少些許新鮮感與刺激的時候,能夠更多觀察和思考的東西。
日本隊是中國乒乓球隊本屆奧運會頭號對手,兩隊的對抗從單項一直延續到團體項目,甚至這樣的對抗情緒也延續到球迷當中。在混雙決賽,中國的許昕/劉詩雯意外地輸給了日本的水谷隼/伊藤美誠組合后,有很多情緒激動的中國球迷攻陷了伊藤美誠的個人社交賬戶。
女團比賽,中日兩隊又相會在決賽。中國隊橫掃對手奪冠,但賽后,兩隊隊員表現得非常融洽,陳夢、孫穎莎分別于伊藤擁抱。當日本隊退場的時候,中國乒協主席劉國梁帶頭給對手鼓掌,帶動的現場中國隊工作人員以及媒體記者都把掌聲送給了日本隊員。而受到鼓勵的伊藤美誠等三位隊員頻頻向中國代表團這邊鞠躬致敬。這場面實在令人感動。
賽后的新聞發布會,本屆奧運會已經兩次擊敗伊藤美誠的孫穎莎再次把祝福送給對手。從單打那場對決結束后,孫穎莎就一再和記者表明,伊藤不僅是對手更是自己的好朋友。兩人曾一起練球很長時間,兩人年齡相差一個月,相互之間有同齡人之間的話題和友誼?!拔液軕c幸有伊藤這樣一個對手,正是有了她的存在,促使我每天都要刻苦訓練,努力進步。”的確,在競技體育中,想要成就偉大,必不可少的一定是一個實力強勁的但對手。而孫穎莎和伊藤美誠之間,應該就是這種互相成就的關系。
還有女團比賽結束后,獲得第三名的中國香港隊隊員教練走上看臺,與中國隊全體人員一起照了個“全家福”,那種場內對手、場外一家親的感覺怎么看都讓人覺得舒服。
說到這,其實還是想回過頭再多說幾句我們混雙比賽丟掉的那枚金牌。就像一位體育評論員說的,“奧運會上沒有哪枚金牌是理所應當的”。從小苦練乒乓球的伊藤美誠和水谷隼,她們付出和努力同樣值得尊敬,她們肯定配得上那枚混雙金牌。而當我們在為中國乒乓球隊在本屆奧運會上拿到的四枚金牌喝彩的時候,許昕和劉詩雯拼下的那枚銀牌同樣有著很高的價值。
跳出輸贏看比賽,把體育之美與體育帶來的情誼放大。這也許是這屆特殊時期下舉辦的奧運會理應帶給我們的改變。比如田徑賽場,沒有站上領獎臺的蘇炳添,他的百米第六名,其價值一點不比一枚金牌來得差;拿到三級跳銀牌的朱亞明,他能夠在這個項目上與歐美選手一較高下,證明中國田徑又開創了一片新天地;還有女子800米取得第五名的王春雨,她也是第一位站到奧運女子800米決賽舞臺上的中國人。
這屆奧運會我們能數過來的所謂“遺憾丟金”的項目很多,除了乒乓球混雙,還有女子舉重的廖秋云、男子跳水的曹緣、陳艾森,還有我們的中國女排、中國女籃。她們本來都應該站到領獎臺上。但這些所謂的“應該”似乎也僅僅是建立在我們認知當中。他們的失利恰好證明了競技體育的魅力,比賽本身是殘酷與不確定的。還是那句話:沒有哪塊金牌是理所應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