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色基因代代相傳,一個個紅色遺跡見證光輝歷史,一張張老照片訴說著過往崢嶸歲月,穿越時空仍然激勵我們前行。建黨百年來,追尋著中國共產黨人在膠東大地上留下的光輝足跡,半島網推出“奮斗百...
追尋黨的足跡·感悟沂蒙變遷 | 最美農村路:融合紅色教育和鄉村振興,串起老區人民幸福生活
半島全媒體記者 李紅梅
從空中俯瞰,在沂南縣沂蒙紅嫂紀念館到蒙陰縣孟良崮戰役紀念館之間,“愛尚沂南 紅色之旅”環線猶如一條精美的項鏈,將沿線的村莊串在一起。6月10日上午,“追尋黨的足跡·感悟沂蒙變遷”全國主流網絡媒體采訪團沿“紅色專線”行駛,頓覺心曠神怡。如今,這條“紅色專線”正在促進紅色教育和產業振興相融合,串起老區人民的幸福生活,成為一張靚麗的名片。
道路所經之處,景色優美。
據了解,沂南縣“愛尚沂南·紅色之旅”環線成功入選交通運輸部2020年度中國“十大最美農村路”。全長59.6公里的道路,穿越孟良崮,跨汶河,經北大山、寨子水庫等山區(庫區),由垛馬路、沂蒙生態路、銅魯路、常石路等組成環線,輻射京滬高速、205國道、313省道,葛岸公路、常石公路、泉重公路。沿途旅游景點眾多,車行其中猶如徜徉在多彩的生態長廊。
近年來,沂南縣總投資2.8億元,著力打造紅色專線。這條“紅色專線”,是沂南縣改善交通環境、促進紅色教育與鄉村振興融合發展的重要實踐,也是沂南縣域內史上投資最大的農村公路。
環線道路地處山區丘陵,地形復雜,沂南縣秉承以人為本、保護生態的建設理念,合理規劃,科學施工,加強管理,安全防護,積極推廣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真正做到管好、護好、運營好,為沿線群眾致富奔小康提供交通保障。
“紅色專線”示意圖
作為沂蒙革命老區的典型縣,沂南縣是新興的全域旅游全國示范縣,“紅綠古泉”資源獨特,有著“智圣故里、紅嫂家鄉、溫泉之都、休閑勝地”的美譽。“紅色專線”充分挖掘沿途的歷史文化、紅色文化,讓這條道路更具文化層次感和歷史厚重感,打造具有山區特色和鄉村氣息的高質量現代化公路,加快了全域旅游發展。將王換于故居、大眾日報社舊址等沿線7處紅色旅游景點串成一線,沿線建起了4處4A級景區,串聯起2處全國十大最美鄉村,朱家林國家級田園綜合體、孟良家園成為2020年網紅打卡地。
同時,該環線還打通了26個村莊與外界的聯系通道,沿線20萬群眾從中受益。借助便捷的農村公路,沂南縣積極推進城鄉公交一體化,建成了交通客運中心,在縣城新開通6路公交客車,開通了3條鎮村公交客運線路,在“紅色之旅”全線開通旅游公交專線,極大方便了山區群眾和游客出行。
全國十大最美農村路
近年來,沂南縣圍繞打造革命老區精品工程,在方便山區群眾出行的同時,與鄉村振興、精準扶貧相結合,與全域旅游、現代農業相結合,積極引導沿線群眾調整農村產業結構,沿線建成以現代農業采摘園為代表的農業觀光園區20個,3萬群眾在家門口實現了就業。而沿線的雙堠鎮西瓜、黑山安櫻桃、孫祖鎮有機小米、常山莊梨等已成為現代農業的知名品牌。
此外,這條農村公路暢通快捷,打通了農村物流“最后一公里”。目前,沂南縣在淘寶、京東等第三方電商平臺上注冊的中小企業達1500多家,上線泉潤、圣福記等品牌產品100多種,郵政買賣惠平臺注冊農村超市零售商1200余戶,讓大山深處的優質農產品走向了全國。
“紅色教育和產業振興相互融合相互促進,最終實現了一條道路多種功能作用的發揮。”沂南縣交通運輸局副局長王玉祥介紹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