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好聲音丨市政協委員薛錚:將數字技術滲透到各行各業,大力發展數字經濟
半島全媒體記者 劉笑笑 肖玲玲 王麗平
在國家十四五規劃中,6次提及數字化,國家對服務業、金融、公共文化、政府、數字經濟、數字中國等不同方面提出要求。2021年,也是十四五規劃的開局之年,發展數字經濟,推進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推動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是未來發展的重點和關鍵。根據最新發布的2019年數字經濟競爭力排名中,青島排名第十五位。“目前青島市數字經濟發展還存在一些短板和不足,數字經濟引領高質量發展的成效尚未充分顯現,傳統企業的數字化轉型急需政策和數字化服務的加持。”青島市政協委員、青島卓思越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CMO薛錚表示,青島數字經濟產業有待培育,數字經濟組織管理也有待加強。為此,他此次提交了《關于大力發展數字經濟的提案》。
薛錚建議,“緊跟”戰略實現“揚長補短”,為青島數字產業化打下堅實基礎,充分利用國家、省鼓勵數字經濟發展的有利契機,創新技術研發機構,支持高校、科研院所與企業界建設共性技術開放、數字化應用;鼓勵和支持本市在數字經濟細分領域取得領先優勢的企業,突破數字產業細分領域的核心技術。
同時,以“擴張”戰略實現“揚長克短”,繼續發揮青島市大數據和云計算現已取得的優勢,以“數字青島”系統平臺及互聯網、移動互聯網、社交網絡等商業化平臺為重點,匯集數據、發展專業化數據共享服務。利用推進智慧城市建設等項目,發展數字服務,以數據中心和云計算協同發展,開發建成自主的數據源。
以“應用”戰略實現“揚長避短”,推動本市各區市產業數字化大力發展應用數字技術,將數字技術滲透到各行各業,大幅度提升產業附加值。重點通過數字技術運用,提升本地實體經濟發展水平,應因地制宜在現有的園區基礎上改造成為數字經濟園區,發展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建立數字經濟區域合作,建立并推動市內數字經濟區域合作,發揮嶗山區國際創新園數字經濟園區的項目聚集、投資和人才支撐的優勢,探索推動區市數字經濟園區共建、共管模式。
以“融合”戰略推動青島市數字產業發展,構建青島數字產業優勢,重點發展數字加制造業、金融、大健康的發展,塑造本市面向全國的領先的和獨特的產業優勢。一方面,發展工業互聯網,加速傳統制造業數字化轉型。以建設“工業互聯網之都”為契機,依托海爾卡奧斯,推動工業互聯網應用場景落地,形成工業互聯網產業鏈。發展數字金融、智慧物流等生產性服務業。以上合示范區為依托,以物流云建設為紐帶,加快推進“一帶一路”經濟貿易信息化物流園區、智能公路港、智慧物流園等建設。發展青島“數字醫療”、“數字健康管理”等項目。在推進全民健康云平臺、康復大學、醫藥健康科技園、物聯網醫院等項目建設,建成覆蓋城鄉居民的智慧醫療健康服務體系,進而發展青島醫養結合的養老新業態。
以“打造”戰略著力培育數字經濟“新型市場主體”,打造一批青島數字經濟的領軍型市場主體。推動本市一批品牌影響力大、創新能力強、發展潛力大、帶動性強的數字經濟平臺企業,加快培育發展成具有全國競爭力的大型企業、企業集團和行業龍頭企業。培育一批數字經濟中小微企業。進一步完善數字經濟的“雙創”體系,推動中小微企業向“專精特新”發展,培育一批以數字經濟企業為骨干的中小微創新型企業集群。發展數字經濟企業服務。培育科技型企業服務的投融資中介機構,發展數字化咨詢、技術轉移、等服務。加快推進技術評估、知識產權服務、第三方檢驗檢測認證等機構改革,適應數字經濟與財政金融投資的融合需要。根據企業開展數字化轉型升級所發生的投入,給予財政配套支持;對企業銀行貸款給予利息補貼支持,降低企業數字化轉型投入成本,鼓勵中小企業加速數字化轉型。
- 高密市政協黨組副書記、副主席、三級調研員邱純潔接受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
- 中國光大銀行發布“數信貸”數據資產增信產品 賦能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
- 一圖看懂丨建成“城市云腦2.0”,推動城市生活“數字更新”!2025年數字青島“劃重點”→
- 高密市政協開展“加強校園膳食監管,守護學生食品安全”視察監督活動
- 膠州農業新“管家”:數字讓人工“減法”變效率“加法”
- 加速推進數字金融實踐,中國人壽深化“國壽好服務”子品牌建設
- 長圖站|文化領域重磅動作,山東數字文化集團來了!
- 一鍵啟動“數字加油”!我國首單數字船用燃料油加注服務完成
- 山東數字文化集團正式成立
- 數字青島|“沿著黃河遇見海”,一場數字與AI碰撞下的“時空穿梭”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