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好聲音 | 市政協常委鄧慶堯:打造城鄉融合發展“青島樣板”
半島全媒體記者 劉金震
“十三五期間,青島城鄉融合發展事業取得了顯著成就。”青島市政協常委、中國石油大學(華東)儲運與建筑工程學院教授鄧慶堯說,他非常關注城鄉融合發展的話題,兩會上提出打造城鄉融合發展“青島樣板”。他認為,青島市城鄉規劃在城鄉融合方面,尚存在部分城鄉脫節、城鄉公共服務和基礎設施失衡、部分村莊“三生”空間質量差等問題,制訂全域城鄉融合發展規劃存在必要性和緊迫性。
鄧慶堯
鄧慶堯建議編制城鄉公共服務和基礎設施均等化規劃。首先要補齊農村公共服務設施配置短板,可以引入十五分鐘、十分鐘“生活圈”概念,公共服務設施采用分類、分級配置方法,均衡配置城鄉教育、醫療衛生服務、公共文化設施,提高服務的覆蓋面和適用性,建立以城帶鄉、整體推進、城鄉一體、均衡發展體制。加強全域基礎設施統籌規劃,統籌規劃城鄉的道路、供水、供電、信息基礎設施、廣播電視、防洪、垃圾污水等基礎設施的建設。推動城鄉路網一體規劃設計,打造城鄉互聯的立體化快速交通網絡。“公益性基礎設施建設方面政府要擔起來,經營性的就交給區場。由于鄉村分散化特點,所以基礎設施的長期運營和養護成本相對比較高,這也是長期以來工作的一個難點,因此要建立城鄉基礎設施一體化管護機制,提高管護的區場化程度。”他認為。
“青島應該以綠色發展理念引領城鄉融合發展規劃。”在他看來,應該嚴格保護生態空間、建設產城一體新城鎮、發展高效農業基地,保護好辛安河、鐮灣河、獨垛子西河等河道和大小珠山、老君山、抓馬山等山脈以及長達102公里的蜿蜒曲折海岸線,構建城鄉相連的山水體系。按照有利生產、方便生活、適度集中原則,沿交通走廊,依托董家口、辛安、張家樓等經濟強鎮(街道、功能區),規劃建設城鄉產業協同發展先行區,加快集聚行業領軍企業,合理配置公共服務設施和居住區,打造產城一體的新區鎮。規劃建設田園綜合體、高效農業和農產品加工特色鎮,創建農產品集散、物流配送和展銷中心。依托自然風光、農耕文化、鄉村節慶和名優農產品等資源,發展漁家風情、濱水生態、溫泉養生、田園農耕、歷史民俗旅游,培育“商業+旅游+文化”產業融合項目。
在構建鄉村振興新格局方面,鄧慶堯認為,在提升鄉村生活環境品質上,應明確建筑、道路、公共設施、環境整治重點和整治方法,合理配置公共服務設施,建設尺度適宜、布局協調、功能齊全、山清水秀的村莊,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鄉村風貌應該整體管控,遵循鄉村傳統肌理和格局,保留鄉村景觀特色,保護自然和人文環境,注重融入時代感、現代性。避免千村一面,防止鄉村景觀城區化。此外,要重視鄉土文化保護與傳承,認真開展鄉土文化資源普查,深入研究鄉村文化傳承問題,讓“鄉土文化保護工作”切實落地。